Skip to content

3.2 换位思考的关键是关心他人的痛苦

漫谈咲良田
漫谈咲良田
3.2 换位思考的关键是关心他人的痛苦
Loading
/

作者:唐逍

Cover Art: Gracile

Reference List

BGM

如您使用的平台有字数限制,可点击或复制以下网址查看全文文稿。

tangsyau.com/podcast/mx3b

欢迎收听「漫谈咲良田」。

上期节目我们讲了一种另类的换位思考。我们发现,换位思考并不是只能推出约束自己的结论,也能够让人们从超过合理限度的道德要求中解放出来。道德并不是只宜律己,不宜律人;只不过我们不能强迫他人接受超过必要程度的道德要求。强迫他人牺牲利益只是「慷他人之慨」,并不是美德。伦理学是引导人们站在全局视角思考怎样处理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不是教人盲目地无私奉献。一方的无私奉献,很可能就是另一方的自私索取,不仅不值得推崇,还值得我们警惕。我们应该思考哪些是理应有的帮助,哪些是可以有的帮助,哪些只是伪装成美德的无理要求。接下来这期节目里我想讨论换位思考的另一个要点,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说到怎样判断别人的感受,就不得不提到庄子和惠子的「濠梁之辩」(《莊子·外篇·秋水》)。庄子看到「出游从容」就认为鱼很快乐。惠子就问,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反问惠子,那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就不知道鱼快不快乐?惠子说,对啊,我确实不知道你的情况,那同样的道理,你不是也不应该知道鱼快不快乐吗?庄子最后说,你一开始不是问我怎么知道的吗?我现在告诉你,我就是站在濠梁上知道的。

这段对话的后半段有玩弄文字游戏之嫌,我们暂且不提。庄子也的确没有解释他判断鱼很快乐的依据是什么。但是庄子这种感慨非常普遍。我记得小时候就听过,有人路过早自习的教室就感慨:学生们大声朗读真是快乐啊。这可能更多是成年人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其实当事人未必觉得快乐。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表情和动作来感受对方处于怎样的情绪,是快乐还是痛苦。虽然这种感受不能保证每次都对,但除了之前提到的 Asperger’s(阿斯伯格综合征人士)会有明显的识别障碍之外,大多数人还是基本具备从表情、动作、语言大致判断他人感受的能力。如果是身边的人,还可以通过后续的交流进一步确认。如果是判断视频里的人的感受,或者判断某个动物的感受,可能就没有确认的机会,即使做了错误的判断也很难发现。所以,对无法后续确认的判断我们应该有更加谨慎的态度。

换位思考的种种困难

我们除了会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判断一个已经出现的感受之外,很多时候还需要想象如果发生某种情况,对方会有怎样的感受,是快乐还是痛苦,大概是怎样的程度。这时动作、表情、语言还没有出现,很可能需要设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情况会快乐还是痛苦来推断别人的感受。而我们即使是设想自己未来的感受也常常不准确。比如出门之前以为这次露营很没意思,结果意外地很开心;本来以为亲戚家孩子要来很开心,来了才发现当时没有考虑到很多麻烦事 (Gilbert, 2007, p. 117)。自己的感受就已经不容易在事前准确判断,预判别人的感受还要考虑两个人之间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差别会导致感受的不同,难度就更上一层。

我们在道德教育中用来举例的换位思考往往是最简单的一种,只要把自己代入他人经历的外部环境,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你不希望被别人打,那你就不要打别人。如果你不希望别人偷你的东西,那你就不要偷别人的东西。如果你和朋友看演出的时候没有买到连号的票,希望别人为你换座,那么其他观众需要换座的时候,你也应该乐意帮忙。

略微增加一点难度,就需要假设自己拥有他人的身体条件。如果你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登山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个腿脚不方便的人,你需要代入对方的身体条件,假设自己腿脚也不方便,会不会想要旁边的人扶一把,会不会希望别人问自己要不要帮忙。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容易达成的换位思考,但也有不少人会忽略。我们可能都见过有人自己身体好,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应该依赖他人,都应该靠自己的毅力克服困难,认为自强不息才是应有的品格。但他可能没有考虑过不同的人自强不息的难度并不相同。

性别上的换位思考也很不容易。如果没有关注性别议题,男性很难设身处地地理解女性遭遇的问题。晚上一个人走路的时候,一个人坐电梯的时候,女性到底有多警惕多害怕,男性其实很难切身体会。即使像我这样关注性别议题的男性,也只能抽象地了解,很难保证实际生活中每次都能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当然,反过来也是同样,也会有一些场景,女性很难理解男性,比如为什么很多男性宁愿自己默默承受都不会示弱求助。

在身体条件之外,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也不一样,这也会影响我们换位思考。不同经济条件的同学朋友聚在一起,换位思考往往也不容易。比如聚餐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有些经济拮据的同学难以平摊开销,有些消费习惯可能无意之间就会让别人难堪。又比如平时买几十块钱玩具的人,不小心弄丢了别人几百块的玩具。这位更有钱的朋友到底该不该介意这几百块钱?如果不是原价赔偿,补偿多少合适?如果价格不是几百块是几千块呢?穷人可能觉得有钱人不应该为难自己,那点钱对他们来说都是小事。但一个有钱人会觉得什么样的金额是小事,对一个经济条件不同的人来说其实很难判断。

能力和经历上的不同也是难以跨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没有某项能力,就很难和拥有能力的人换位思考。比如我想找朋友帮忙完成一个有些困难的电子表格汇总,如果我自己的水平不够,就很难换位思考请别人帮忙到底要付出多大的工作量,如果我自以为是就很容易误判对方的付出。又比如我想买一台新电脑,但对电脑配置不了解。我知道老张对这方面很了解,就想请他帮忙,没想到老张拒绝了我。于是我会想,如果我很了解电脑配置,一定愿意帮这点小忙,老张真是不够意思。过了很久,我偶然在网上看到别人写的抱怨文章,讲自己帮亲戚朋友组装电脑,不知不觉就变成一个免费的售后服务员,理所当然地被亲戚朋友呼来叫去,电脑坏了还要抱怨:「本来以为你挺厉害的,怎么给我选了这么不好用的电脑,是不是还拿了奸商的回扣?」然后才有些理解老张大概也是害怕类似的事情才拒绝我。

人们不同的性格和偏好也会影响换位思考。比如有些人就喜欢聚会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不说话,而你如果代入自己的偏好,因为自己不喜欢聚会的时候被别人晾在一旁,所以就去找这个人聊天。也许对方并不希望你这样做。有些人生病了就喜欢一个人待着,另一些人就希望有人陪伴。有些人喜欢早上聊天,有些人早上没精神不喜欢聊天。虽然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对做错好像也无关紧要。但这些小事也会实实在在影响人们的心情,处理不好就容易惹人讨厌。

还有一些人群中相对少见的特殊情形,即使对方明确表达出来,可能也有很多人难以理解。比如你跟一个特别喜欢猫的人说自己特别怕猫,他可能会觉得,猫这么可爱,你一定是对猫有什么误解,来来来,你把这只猫抱着,接触多了就不害怕了。也许真的有怕猫的人接触多了就不害怕了,但也会有人无法克服。还比如 2021 年一部日本医疗剧(『ラジエーションハウスII〜放射線科の診断レポート〜』第 3 話)里写到,有一位小学老师经常被投诉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尽管老师解释说自己不擅长记住别人的脸,还是被学校指责找借口、不负责任,后来才偶然被医生发现,诊断为脑部肿瘤造成的「人脸识别障碍」(prosopagnosia),像这样罕见的特殊疾病就很难获得别人的换位思考。

心态开放地保持倾听

既然有这么多容易忽略和难以想象的问题,那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别人的感受呢?我觉得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听感受者本人怎么说。当然,感受者本人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未必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实际感受,但是总的来说,和其他所有方法相比,感受者本人的表达仍然是最可靠的。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习惯倾听他人的表达,否则换位思考就容易变成以己度人。

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在每次判断的时候都询问对方,这种倾听的习惯应该贯穿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比如请人帮忙选电脑的例子,偶然在网上看到别人写的抱怨文章,其实也是感受者本人的表达,是一个和那位熟悉电脑配置的同事处境更相近的人的表达。他可以作为中介帮助我们理解这位同事的感受。

其他情形也是类似。我们都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在互联网上、在文学影视作品里了解到不同情境下、不同偏好的人们会遭遇怎样的体验。现实生活中可能很难遇到的人脸识别障碍、文字识别障碍 (dyslexia),经过影视作品的介绍就可以让我们从完全不会想到有这样的特殊情况到有一些大致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倾听和理解不只是局限在这些特殊情形。当我们开始虚心了解那些和自己生活环境不太一样的人,可能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自以为是。

关心他人的痛苦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让我揣测孔子说这句话的意图,我会觉得他想说的是,做事情不要只顾自己,要像关心自身感受那样关心他人。但如果完全照字面理解,孔子说的是「如果自己不希望经历某种体验,那就不要让别人经历这样的体验」。

虽然原文是「不欲」,不欲的对象可能是物品,也可能是经历和体验。但如果认为可以是物品,就会出现「如果一件衣服我自己不想要了,就不应该送给别人」这样荒谬的推论,所以我就把不想要的物品这种解释排除在外了。

到这里,我想理清一个逻辑关系。大家认为「自己不希望经历某种体验」是「不要让别人经历这种体验」的直接理由,还是「自己不希望经历某种体验」大概率可以推出「别人也不希望经历这样的体验」,然后因为「别人不希望经历这样的体验」,所以「我们不要让他经历这样的体验」。

我再换个方式梳理一遍。两种解释得出的结论都是「不要让别人经历这种体验」。第一种解释是从「自己不希望经历」直接得出「不要让别人经历」的结论。第二种解释是「不要让别人经历」的直接理由是「别人不希望经历」,而「别人不希望经历」是通过「自己不希望经历」推测出来的。我认为相比之下,后面这个有中间环节的逻辑更说得通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一个逻辑中,前后两步都是存疑的。「自己不希望经历某种体验」能大概率推出「别人也不希望经历这样的体验」吗?恐怕未必。更站不住脚的推理是:因为别人不希望经历这样的体验,所以我们不要让他经历这样的体验。别人的愿望,并不应该成为我们行动的唯一理由。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整体思路就有很大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句话出自《论语》就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金科玉律,并且孔子自己也说过讲道德不是当老好人,所谓「乡愿,德之贼也」(《論語·陽貨》)。

上期节目提到,《圣经》里有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类似的黄金律。Harry Gensler (2013, p. 11) 就说西方学界普遍轻视黄金律,很多人认为那是幼儿园教的、一面对复杂现实就会捉襟见肘的格言。于是 Gensler 就写了一本书来支持黄金律。他认为黄金律的核心逻辑是,你不能一边这样对待别人,一边又不愿意自己在相同处境 (the same situation) 下被同等对待 (Gensler, 2013, p. 2)。但是我们很难界定相同处境具体是什么,换位思考的很多困难仍然存在。

例如 Gensler 说服务员不能因为自己讨厌西兰花,就不给客人西兰花;不能完全站在小孩的角度认同小孩就喜欢到处探索,就放任孩子去摸电源;不能因为换位思考就答应别人借钱、从竞争中退出之类的要求……Gensler 列出了四条运用黄金律的常见错误:预设每个人有相同的喜好,预设我们不能违背他人的愿望,预设我们应该放弃自己的利益,预设第三方的利益不用考虑。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对黄金律有错误的期待,既不能认为它是个用来判断一切对错的简单法则,也不能认为它复杂到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真正理解 (Gensler, 2013, p. 28)。

我认为,无论是黄金律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字面上都没有排除 Gensler 所说的常见错误。我们应该坦率地承认这就是古代道德教育不严谨、不细致的地方,而不必为古人打圆场。格言简明扼要,但未必思虑周全。即使你认为孔子、耶稣很聪明,想到了很多特殊情况,也很难保证把这句话奉为圭臬的人们会灵活聪明地运用它。

至于 Gensler 所说的四条错误,其实正好对应我之前总结的两步有问题的逻辑。正因为从自己的感受不一定能推断别人的感受,所以 Gensler 补救说不能预设每个人的喜好相同。正因为别人的愿望不是我们行动的唯一理由,所以 Gensler 补救说黄金律不是不能违背他人的愿望,不是必须放弃自己的利益,也不是不考虑第三方的利益。但打了这四个补丁之后,这句简洁明了、直击灵魂的格言就失去了原本的吸引力,原本简单的判断就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有没有更好、更有条理的表达方式呢?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正确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关心他人的痛苦」。 所有的感受者共同的「不欲」其实就是「痛苦」,就是负面感受。而「关心」则是说,我们要把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个体的感受考虑在内,然后从全局出发考虑怎样公平地处理——并不是说一定要避免这个痛苦,没有「勿施于人」的要求。比如你遇到一个特别努力的推销员。如果完全站在推销员的角度,就应该买下对方推销的商品。但反过来,如果推销员站在对方的角度,也应该知道别人不喜欢反复劝说,于是选择放弃。这时候就可以从全局视角来下判断。作为被推销的人,如果我自己不需要这件产品,我应不应该为了帮助推销员买下它。为推销员提升业绩是他理应得到的帮助吗?恐怕不是。当然你也可以帮助推销员,但这只是他可以得到的帮助而不是理应得到的帮助。作为推销员,如果对方的确有可能需要这件产品,当然可以努力宣传来达成交易,但如果你已经知道对方其实只是不会拒绝,就不应该再为自己的业绩死缠烂打。

结语

回顾一下这期节目。我们从「子非鱼」的濠梁之辩开始,说到尽管可能出错,但总的来说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判断他人的快乐和痛苦。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换位思考比判断表情更加困难,因为很多时候需要预测别人未来的感受。我们自己预测自己都常常出错,加上身体条件、经济状况、知识能力、性格偏好各方面的差异,要准确预测别人的感受并不容易。为了不让换位思考变成自以为是地以己度人,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习惯倾听他人的表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类似。我认为这句话正确的关键点在于关心他人的痛苦,而伦理学就是在关心他人快乐和痛苦的前提下,从全局出发公平地考虑怎样权衡个体的利益。当然,什么是公平,又是另一个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的难题。我们下一期就试着讨论一下公平的问题。我们下期节目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