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再说哲学与哲学史

这是一篇 5 年前写下的留在知乎草稿箱里的文章(估计当时我还想继续往下写几个部分但中途放弃了)。突然翻到了之后通读了一遍,觉得还行,就发在这里,只字未改。

顺带一说,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中文哲学书里少有不是哲学史的正经(或者说适合给专业的大一新生看的)哲学入门读物,比较有名的大概就是所罗门的《大问题》。最近新出的几个译作感觉都挺不错的,比如下面两本。

  • K. A. Appiah《想透彻》(Thinking it Through)
  • T. Schick, L. Vaughn《做哲学》(Doing Philosophy)

原文如下:

(一)

同样这个话题我在两三年前就写过一段文字,也就是刚刚出版的《另一种哲学》里第一章的其中一个小节「哲学与哲学史」。但今天我又想重新写一下这个话题。

促使我重新讨论这个话题的契机有两个:

第一个契机是最近一年多我才知道有很多所谓的民间哲学家(没有接受过足够专业熏陶的哲学写作爱好者)。他们可能只是对马哲教科书的某些概念有兴趣,也可能是看了几本哲学读物,还可能是结合了其他学科的一些东西,很投入地写了自己的「哲学」作品、「哲学」体系,并找到出版社、期刊或是直接找到某位哲学教授希望得到认可、推荐、发表、出版。但这些文章大多数不知所云,就跟理科生很厌恶的民科言论一样。

我自己也看过少量的这类作品。有的是不知所云的陈词滥调,满篇可见一些平常人容易接触到的哲学概念名词;有的是写得太抽象,我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有的是行文逻辑太牵强,我不明白他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是怎么串起来的。总的来说这类作品似乎更像自己沉浸其中、享受其中的文字而不像是写给别人看的。因为这类文字通常并不好读,所以我也得承认我的印象只是很浅薄的第一印象……

我一位老师常常收到这样的东西(他的原话是「非常多」)。他在课堂上说:这些人没有接受哲学史的训练,所以写不出真正的哲学作品;只有先照着前人说话,才能接着前人继续说下去。换句话说,他认为只有首先学过哲学史,才有可能做出自己的哲学成果。最近很流行的一句据说是杨绛给某位青年的回信里的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也表达着类似的意思。《论语》里的「思而不学则殆」也常被引用来指责这些人。

另一个契机是最近又看到哲学到底应该怎样入门的争论。是不是只有读了哲学史才算真正入了门?直接面对哲学问题但没有哲学史背景会不会遇到很大困难甚至误入歧途?……

(二)

这两个契机都直接涉及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问题,但前一个主要「写哲学」的问题,后一个主要是「读哲学」的问题。

我对写哲学的问题跟我老师的看法不同。我并不认为那些「民哲」写的东西不知所云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哲学史。他们写不出好的作品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清晰地思考问题」。他们主要热衷的可能仅仅是玩弄概念游戏,并且是以「和专业内很不一样的方式」在玩。他们自己对那些概念可能也没有明确的辨析,而他们使用这些概念想表达的意思与专业内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又相去甚远。

为什么我不认为这些问题的源头在于是否读过哲学史,或进一步说,学好哲学史呢?因为我并不认为读过哲学史的科班出身的学生、学者就能清晰地写出「自己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梳理思想史)。这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渡:不是说你学好了哲学史,就有能力写自己的哲学思考。学好哲学史只是让你不会再用「和专业内很不一样的方式」写东西,因而不会像民哲那样被学术圈、被专业内的人鄙视和排挤,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由此拥有了自己做哲学、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其实更有可能的是,哲学史的工作做多了以后,你就再也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是什么,只会照着说,而不会接着说、自己说了。

非科班出身的民间哲学家想要写出好的东西不一定要去学哲学史,只要你能清晰地思考和表达自己感兴趣的哲学问题,就可以写出能被读懂、能被理解、能用来正常讨论的哲学文字。至于这些文字有多少学术上的价值则是后话,但只要这些文字是意义明确的思考,那么能让自己明白、让能读到这篇文字的少数几个人明白就已经有意义。只不过我会怀疑写这样的东西是不是还能让那些「爱好者」感兴趣。因为不少民哲给我的印象是「自 high」的,而自 high 到一定程度就写不出正常的、能让别人看懂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哲学史既不是写哲学的充分条件(不是学好哲学史就能写自己的哲学思考),也不是写哲学的必要条件(不太接触哲学史而只是训练自己清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也可以写自己的哲学思考)。但是就对外人的建议来说,去读哲学史,去了解历史上的哲学家的思想和作品,最好再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可能是避免误入歧途最稳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