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ategory: Philosophy

「漫谈咲良田」上半部分完结

从动画『サクラダリセット』(重启咲良田)的几段对白展开的哲学音频节目。

* 「咲」读如「笑」。

作者·主播:唐逍 (tangsyau@gmail.com)

Cover Art: Gracile

订阅地址

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

RSS Feed https://tangsyau.com/feed/podcast


第一章 从抽象的善恶到具体的人性

1.1 思考的目的是改变未来

1.2 共情不是帮助他人的唯一动力

1.3 比善恶更具体的道德特质(一)

1.4 比善恶更具体的道德特质(二)

1.5 比善恶更具体的道德特质(三)

第二章 个体感受是道德判断的最终依据

2.1 感到快乐比满足愿望更重要吗?

2.2 有感受不到的利益和价值吗?

2.3 虚拟体验不能替代真实世界吗?

2.4 享受当下比着眼未来更重要吗?

第三章 道德不是无私奉献而是公平公正

3.1 立场转换后的约束与解脱

3.2 换位思考的关键是关心他人的痛苦

3.3 分配公平(一)不同个体的利益交换

3.4 分配公平(二)集体义务的公正份额

3.5 矫正公平(一)人身财产伤害的赔偿和弥补

3.6 矫正公平(二)分享运气优势和开阔道德视野

3.7 公正的道德义务和被允许的偏爱

上半部分已完结,下半部分预计一两年后开始更新


Reference List

真实的统计数据也会骗人

2022 年 4 月 3 日,国内媒体转述了俄罗斯官员的说法,称「美国强迫欧洲制裁俄罗斯的同时,在最近一周自己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量却增加了 43%,达到了每天 10 万桶。但是美国却不允许欧洲这样做」。西方主流媒体未见报道,但能搜到一些没听说过名字的英文网站刊载了这条新闻。

出于好奇,我就现查了一些数据。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怎样用真实的数据误导大众。

美国能源信息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官网(国内可以直接访问)上可以查到数据来源。Weekly Preliminary Crude Imports by Top 10 Countries of Origin (ranking based on 2020 Petroleum Supply Monthly data)

https://www.eia.gov/dnav/pet/pet_move_wimpc_s1_w.htm

2022 年 3 月第 4 周比第 3 周增加了 43% (100/70-1) 不假,但看到这条新闻的人里有多少知道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只占是前十大来源总和的 1.8% (100/5533) 呢?而增加 43% 之前的占比是 1.2% (70/5867)。还可以用这个网站上的历史数据画个图表看看趋势。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还可以用这个历史数据画个面积图看看俄罗斯原油的占比从 2021 年下半年至今变动情况(顶部灰色下方的棕色区域)。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同样来自这个网站的数据,2021 年荷兰、德国、波兰和其他 OECD 欧洲国家进口的俄罗斯石油是每天 2.33 百万桶,同期美国进口的数据是 0.20,中国是 1.41。Europe is a key destination for Russia’s energy exports

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51618

搜索过程中还发现了这些媒体文章,能够相互印证:

How much oil does the US get from Russia? | Al Jazeera 2022/3/3
美国从俄罗斯得到多少石油?| 半岛电视台网 2022/3/3

Here’s where Russian oil flows: The countries that import Russian crude and other petroleum products — and what it would take to turn off the spigot | The Washington Post, 2022/3/8

An EU ban on Russian oil would be self-defeating | Quartz 2022/3/22

哲学阅读指南 by Jim Pryor

Guidelines on Reading Philosophy

初译:搜狗翻译
改订:唐逍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you to make sense of some of the articles we’ll be reading. This is partly because they discuss abstract ideas that you’re not accustomed to thinking about. They may also use technical vocabulary which is new to you. Sometimes it won’t be obvious what the overall argument of the paper is supposed to be. The prose may be complicated, and you may need to pick the article apart sentence by sentence. Here are some tips to make the process easier and more effective.

我们要阅读的一些哲学文章会很难理解。你可能还不习惯思考抽象的概念,或者这些文章用了让你陌生的术语。有时候,文章的整体论证也不明显,你可能需要一句一句地把文章拆开。接下来我会讲一些技巧,让你的阅读变得更加简单有效。

Skim the Article to Find its Conclusion and Get a Sense of its Structure
快速浏览文章,找到结论,把握结构

A good way to begin when you’re trying to read a difficult article is to first skim the article to identify what the author’s main conclusion is.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aragraphs, since authors will often tell you there what they intend to be arguing for. When you do figure out what the author’s main conclusion is, try to restate it in your own words. This will help you to be sure that you really understand what the author is arguing for.

阅读困难文章的一个技巧是,首先快速浏览,找出作者的主要结论。重点浏览开头和结尾的那几段,作者往往会在开头和结尾表露自己的论证意图。弄清作者的主要结论之后,试着用你自己的话重新表述这个结论。这会帮助你确认自己是不是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论点。

When you’re skimming the article, try also to get a general sense of what’s going on in each part of the discussion. 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Sometimes authors will tell you, early in the paper, what their argument will look like. This makes your job easier.

快速浏览文章的时候,试着大致把握讨论的各个部分。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有时候作者会在论文的开篇告诉你他们会怎样论证,这会减轻你把握文章结构的负担。

The articles we read won’t always have a straightforward structure. They won’t always be of the form:

我们阅读的文章,并不会都有简单直白的结构,不会总是像这样:

This is the conclusion I want you to accept. Here is my argument for that conclusion…

这是我希望你接受的结论。以下是我的证明……

Philosophers often provide auxiliary arguments, arguments for important premises they appeal to in support of their main conclusion. For instance, the author’s discussion may have the form:

哲学作者常常提供辅助论证。要得出文章的主要结论,需要一些重要的前提。辅助论证就是为这些前提提供依据。例如,作者的讨论可能出现这样的形式:

The conclusion I want you to accept is A. My argument for this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B and C are true, and if B and C are true, then A must also be true.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B is true. However, it is controversial whether C is true. I think you ought to accept C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我希望你接受的结论是 A,以下是我的论证:已知命题 B 和 C 正确,如果 B 和 C 都对,那么 A 一定对。大家普遍认同 B 正确。但是 C 对不对还有争议。我认为你应该接受 C,理由如下……

Here the author’s main argument is for the conclusion A, and in the process of arguing for A he advances an auxiliary argument in support of C. Try to identify these auxiliary arguments, and the claims they’re intended to support; and try to avoid mistaking one of these auxiliary arguments for the author’s main argument.

这里作者的主要论证是证明结论 A,在证明结论 A 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个辅助论证来支持命题 C。(然后再用 C 论证 A。)试着找出这些辅助论证以及辅助论证想要支持的论点,不要混淆辅助论证和主要论证。

Articles can be complex in other ways, too. Not everything the author says will be a positive conclusion or a premise in support of his conclusion. Sometimes he’ll be supporting his view with a thought-experiment. Sometimes he’ll be arguing for a distinction which his positive view relies on. Sometimes he’ll be arguing that another philosopher’s views or arguments ought to be rejected. Sometimes he’ll be defending a view against somebody else’s objections.

文章还有可能难在其他方面。并不是作者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正面结论或者支持结论的前提。有时作者会讲思想实验,有时会提出一种区分,有时会论证应该拒绝某个其他作者的观点或论证,有时会为了捍卫某个观点反对其他作者的反对意见。

Keep an eye out for words like these when you’re reading:

  • because, since, given this argument
  • thus, therefore, hence, it follows that, consequently
  • nevertheless, however, but
  • in the first case, on the other hand

阅读时请留意表达这些意思的关联词:

因为;所以;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These are signposts which help you keep track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cussion. For example, one philosophy article might run as follows:

这些关联词是帮助你随时把握讨论结构的路标。例如,一篇哲学文章可能这样写:

Philosopher X advanced the following argument against dualism…The dualist has two responses to X’s argument. First…However, this response runs into problems, because…A better response for the dualist says…X might be tempted to counter as follows… However…

哲学家 X 提出了以下论证来反对二元论……二元论者对 X 的论证有两种回应。首先……然而,这一回应遇到了问题,因为……对二元论者来说更好的回应是……X 可能会这样反驳……然而……

and so on. The words “first” and “however” and “a better response” make it easy to see where the discussion is going. You’ll also want to put signposts like these in your own philosophical writing.

诸如此类。「首先」、「然而」、「更好的回应」这些词让我们很容易看清讨论的走向。你也会希望在你自己的哲学写作中放置这样的路标。

Here’s another example:

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The skeptic says that we can’t tell whether we’re seeing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or whether we’re brains in vats being force-fed false experiences, like the inhabitants of The Matrix. Y raised the following objection to the skeptic… Hence, Y concludes, we have no reason to think our situation is as bad as the skeptic makes it out to be. This is an attractive response to the skeptic, but I don’t think it can really work,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Y might respond to this problem in one of two ways. The first way is… However, this response fails because…The second way Y might respond is… However, this response also fails because…So in the end I think Y’s objection to the skeptic can not be sustained. Of course, I’m not myself a skeptic. I agree with Y that the skeptic’s conclusion is false. But I think we’ll have to look harder to see where the flaw in the skeptic’s reasoning really is.

怀疑论者说,我们无从知晓自己看到的是事物的本来面貌,还是我们是被灌输错误体验的缸中之脑,就像《黑客帝国》里的人那样。作者 Y 向怀疑论者提出了以下反对意见……因此,Y 得出结论,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我们的处境像怀疑论者所说的那样糟糕。这一回应对反对怀疑论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我并不认为它真的驳倒了怀疑论,理由如下……Y 可能会用这两种方式来回应。第一种是……然而,这一回应站不住脚,因为……Y 的第二种回应方法是……然而,这一回应也不成立,因为……综上,我认为 Y 对怀疑论的反驳不能成立。当然,我自己并不是怀疑论者。我和 Y 一样,也认为怀疑论的结论是错的。但我们要更努力地寻找怀疑论的推理究竟错在哪里。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spends most of his time defending the skeptic against Y’s objections, and considering possible responses that Y might give. The author’s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Y’s objection to the skeptic does not work. (Notice: the main conclusion isn’t that skepticism is true.)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花了大部分时间为怀疑论者辩护,驳斥了 Y 的反对意见,还考虑了 Y 可能给出的回应。作者的主要结论是,Y 对怀疑论者的反驳不成立。(注意:主要结论并不是「怀疑论是对的」。)

Go Back and 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再次仔细阅读

When you’ve figured out what the main conclusion of an article is, and what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article is, go back and 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Pay attention to how the various parts fit together.

在你弄清楚文章的主要结论和整体结构之后,再回头仔细阅读。特别注意各个部分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 Most importantly, figure out what the author’s central argument(s) are. What reasons does he offer in support of his conclusions? Where in the article does he put these reasons forward?
  • 最重要的是,弄清哪些是作者的中心论证,作者提出的支持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他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提出了这些理由。

Also keep an eye out for the following:

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 Notice where the author says explicitly what he means by a certain term.
  • 注意作者明确解释某个术语的地方。
  • Notice what distinctions the author introduces or argues for.
  • 注意作者引入或者主张了什么区分。
  • Take special notice of any unargued assumptions you think the author is relying on.
  • 特别注意作者论证时依赖的隐含前提。
  • Consider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of what he says. Are there any important ambiguities that his argument fails to take account of?
  • 考虑作者观点的多种解释。作者论证中有没有忽略什么应该进一步澄清的内容?

All of these things will help you to understand the article better. And they’ll be crucial when you’re trying to evaluate the author’s argument, and deciding whether or not you should accept his conclusion.

这些都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对你评价作者的论证,决定要不要接受他的结论也至关重要。

In your notes, you might make a quick outline of the article’s major argumentative “pieces.” Draw arrows to diagram how you think those pieces fit together. If you can’t do this, then you need to go back and look at the article again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 author is up to.

你做笔记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出文中主要论点,并且用箭头把各种前提和论点连接起来。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需要回去再看一遍文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论证意图。

You should expect to read a philosophy article more than once. I’ve been doing philosophy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nd I still have to read articles many times before I fully understand them. Intellectually digesting a philosophy article takes time, effort, and concentration. You definitely won’t understand everything in the article the first time you read it, and there may be some parts of the article you don’t understand even after reading them several times. You should ask questions about these parts of the article (in class or after class or in section, as you judge appropriate). You could say:

阅读哲学文章,你应该有不会只读一次的预期。我做哲学十几年了,很多文章仍然要看很多遍才能完全理解。理解消化一篇哲学文章需要时间、努力和专注。第一次看的时候肯定不会把文章里的所有内容都看懂,甚至有些部分看了好几遍还是不理解。这时,你应该在课堂上、在课后、或者在小组内提问,你可以说:

What is going on on p. 13? Descartes says X, but I don’t see how this fits in with his earlier claim Z. Is X supposed to follow from Z? Or is he trying here to give an argument for Z? If so, why does he think that X would be a reason in favor of Z?

第 13 页在讨论什么?笛卡尔说 X,但是我不明白这和他之前的观点 Z 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他是说 X 可以从 Z 推导出来吗?还是他在用 X 论证 Z?如果是用 X 论证 Z,为什么 X 可以作为支持 Z 的理由?

Evaluate the Author’s Arguments
评价作者的论证

Obviously, you’re only in a position to evaluate an author’s argument when you’ve done the work of figuring out what it is he’s really saying, and how his arguments work.

显然,只有当你搞清楚作者真正在说什么,以及他的论证是怎样成立之后,你才能评价他的论证。

When you come to that point, you can start asking questions like these: Do you agree with the author? If not, what do you think is wrong with his reasoning? Does he appeal to some premise which you think is false? (Why do you think it is false?) Is there some assumption which the author does not make explicit, but which you think is false? Does his argument equivocate or beg the question?

当你走到这一步,你可以开始问这些问题: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如果不同意,你觉得作者的推理错在哪儿?你认为作者的某些前提是错的吗?(为什么这些前提是错的?)有没有作者没有明确提出,但你认为是错误的假设?作者的论证有偷换概念 (equivocate) 或者在前提中就已经假定了结论 (beg the question) 等问题吗?

You will often feel that the debates we examine are tangled messes and you don’t know whose argument to believe. There’s no escaping this. I feel this way all the time. All I can say is, if you work hard, you will be able to make some sense of the mess. You’ll start to get a sense of how the different views relate to each other and what their pros and cons are. Eventually, you may realize that things are even messier than you thought, which will be frustrating, and you’ll have to go 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 This can happen over and over again. You may never reach any definitive conclusion. But each time you try to make sense of the debate, you’ll find you understand the issues a little bit better. That’s the way we make progress in philosophy. It never gets easier than that.

你会经常感到我们考察的争论一团乱麻,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论证。这无可避免。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感觉。我只能说,如果你努力,你就能理清其中的一部分。你会开始了解不同的观点如何相互关联,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也有可能你最终发现事情比你想象的还要混乱,这令人沮丧,你将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你可能永远不会得出任何明确的结论。但每次你试图理解这场争论,你会发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有一点点提高。这就是我们在哲学上取得进步的方式,没有捷径可走。

Sometimes one philosophical issue leads into three other issues, which themselves lead into yet other issues… and you can’t possibly explore all of the relevant connections right then. So you’ll have to learn to make do without definitive answers. You may not be able to come to a settled view about whether you should accept some philosopher’s argument, because that turns on further issues P, Q, and R, which you haven’t figured out yet. That’s perfectly normal. Your philosophy professors often feel this way themselves, about many of the arguments they read.

有时一个哲学问题会引出另外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本身又会引出其他问题……你不可能立刻研究所有这些关联的问题。所以你必须学会妥协,接受一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你可能无法确定是否应该接受某个哲学家的论证,因为你还没有弄清楚的进一步的问题 P、Q 和 R。这完全正常。你们的哲学教授在阅读时也经常有这种感觉。

Other times, you may be sure that some argument is flawed, but you won’t have the time and resources to figure out, or explain and argue for, everything you think is wrong with the argument. In such cases, you may want to provisionally accept one of the argument’s premises, and move on to focus on other premises, which you think are more important or which are easier to criticize. (This is why you often hear philosophers saying, “Even if we assume such-and-such for argument’s sake, I still think X’s argument fails, because…”)

其他时候,你可能很确定某个论证是错的,但你没有时间和资源去理清、解释和争论整个论证。这时,你可能会想姑且接受某个前提,然后从其他更重要或更容易反驳的前提入手。(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听到哲学家说,「就算我们为了论证假设什么什么是对的,我仍然认为 X 的论证是失败的,因为……」)

Created and maintained by jim.pryor@nyu.edu
This work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URL: http://www.jimpryor.net/teaching/guidelines/reading.html
Updated: 10-Aug-06 10:42 PM

我对弦子朱军案的看法

以下内容原来是我在知乎写的答案想法

现在的很多答案和评论看得真的心累。我先开个地图炮。凡是看了理想记的文章(微博链接)就质疑女方被骚扰四五十分钟不反抗的,你们在自媒体时代分辨信息的能力几乎为零,或者就是已经坚定了立场,压根不关心事情真相。

一个阅读能力过关的人,在看到一个荒谬的表述时,第一反应不应该是直接相信,而是本能地查证其他资料。理想记说弦子的表述是什么,弦子自己发的微博(微博链接)你们查证过吗?

关于持续时间的问题已经有非常确定的证据,这个证据来自化妆室外走廊的监控录像。弦子在事发第二天就报了警,当年警方调取了监控,监控里的重要信息和截图都记录在当时的刑事侦察卷宗(当时是以猥亵罪开展刑事侦察的)里。所以弦子才有可能给出精确到秒的时间信息:监控拍到从弦子被同学带进化妆室,到弦子在走廊上擦嘴,这中间有 45 分钟(18:12:06—18:57:17)。

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我提供了新的信息,那你连理想记那篇文章也没仔细看,理想记文章里明确地写了「女方弦子出现在化妆间外监控镜头的时间是 18 时 12 分 16 秒,出来后擦嘴的手势则出现在 18 时 57 分 45 秒,也就是说,两人在化妆间里共处的时间一共 45 分钟」——你认为这和被骚扰四五十分钟是同一回事吗?

再说衣服上没有检测到 DNA 的问题。看到未检出 DNA 就认为这是没有骚扰行为的证据的人,你们有一点点科学探究精神吗?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如果我摸了你的衣服,有多大概率留下我的 DNA?事后又有多大概率提取并检测到这些 DNA?不同的衣服材质有没有影响?皮肤干、油、多汗、少汗有没有影响?学界有没有做过相关实验?

昨天微博上的“视知TV”(微博链接)就介绍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的论文,我在知网上找来了原文浏览过,这里引用其中两篇。

《触摸痕中接触 DNA 检验概述》(《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 年第 30 卷第 3 期,几位作者是淄博市公安局临淄分局刑侦大队和淄博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法医),这篇论文里写到,影响接触 DNA 检验的因素包括干/油性皮肤的个体差异、载体表面属性、接触方式、遗留时间等。

《衣物类生物检材 DNA 检验的研究》(《中国法医学杂志》2018 年第 33 卷第 4 期,作者有 10 人,通信作者是深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主任法医师),这篇论文里写到:

在法医实际检案中,鞋袜、衣服、手套、帽子类检材作为接触类 DNA 生物物证在犯罪现场经常被发现,由于此类检材 DNA 含量较低,存在诸多 PCR 扩增抑制因素,易被外源性 DNA 污染,不易被转移提取,故检验难度大、检验成功率低。
衣物类生物检材属于接触类 DNA,所含 DNA 量接近低拷贝模板,且该类检材存在以下特点:(1) 有限的表皮细胞分布在面积较大的载体上,难以收集;(2) 脱落细胞与载体和污物结合紧密,难以洗脱;(3) 脱落细胞多为角化上皮细胞,DNA 量微或已降解;DNA 提取富集难度较大。

这些论文基本上可以说明要从 DNA 来判定有没有接触行为是非常困难的。没有检出 DNA 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根本不能用来证明没有发生过接触行为。

再者,按照弦子的说法(微博链接),

在 14 年我衣服 DNA 的鉴定结果中,只对裙子的三处位置做了鉴定、没有部位大小描述、没有任何人的签字,我们要求对 6 年前的衣服重新鉴定,被拒绝。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

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四十二条

鉴定人应当按照鉴定规则,运用科学方法独立进行鉴定。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意见,并在鉴定意见书上签名,同时附上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多人参加鉴定,鉴定人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昨天的微博上有这些关于证据的讨论,那些说微博上没有人讲证据的可以醒醒。

因为难取证,就可以不管证据只能听一面之词吗?

没有谁在要求只听一面之词,有理的一方总是希望公开对质。既然取证难,又必须面对性骚扰判定的问题(否则你让被骚扰的一方怎么维权?),全社会就应该形成双方有义务对质的共识。因为说谎的一方更容易多说多错。如果一方始终保持沉默,那就有足够理由认为他心里有鬼。

如果我被诬告或误认还被大量转发,我就录个视频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景,你实名,我实名,双方对质呗。虽然各执一词之后,不一定大多数人都相信我,但也不会都相信对方啊,我也不会社死啊。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社死的人我是不理解的。

根据弦子的说法(微博链接),她和律师看到的笔录中显示,朱军 2014 年接受警方问讯时承认过当时确实对弦子说了你长得像我太太。在理想记的文章里,朱军的回应是「可能说过,这只是一句缓解气氛的玩笑,没有任何其他意思」。这算是双方都同意的一点内容。

虽然这件事没有直接证据(化妆室里没有监控),间接证据还是很多,包括 2014 年的报警记录、讯问笔录、化妆室外走廊的监控录像等等。从现有证据和弦子从 2018 年来的多次陈述来看,我没有发现什么地方让我怀疑弦子在说谎。

拿外媒介入当站边逻辑的,你们想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是一个仇日的中国记者,一个日本网上现成的负面新闻你有没有兴趣转发报道,还是说你更愿意自己去支持一个日本人按你的要求编造一个负面新闻?

针对只认直接证据的人回复:

首先你处理性骚扰纠纷的办法是,有直接证据就报警,这一点我同意。但我说了,性骚扰就是天生缺少直接证据,如果没有监控,如果没有指纹或 DNA 检验结果(我说过检出率较低而不是大概率可以检出),就没有直接证据。

如果你只支持有直接证据的情况,那就是在助长已经非常普遍的性骚扰现状。只要我找一个没有监控的地方,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因为受害者几乎不可能保留任何直接证据用于报警。

我说你太年轻,是你竟然不了解大多数受害者(无论男女)在遭遇性骚扰后都选择忍耐,连亲人朋友都未必会说,更不要说报警或公开发声。弦子说自己当天给一圈亲人同学老师打了电话,所有人都劝她忍下来,只有一位老师鼓励她报警——这才是更接近真实的社会现状。

#MeToo 运动的确改变了一部分人的观念,让更多受害者更愿意站出来发声,但完全不到翻转整体环境的地步。就像你说的,西方也有很多反对者,中国当然也很多。既然有这么多反对者,现在的舆论环境就不可能对受害者特别友好。有多大比例的受害者愿意打乱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去承受网上陌生人的指点甚至漫骂?

你们的幻觉是现在女性特别强势,网上一发声,男生就社死。社死只是那位学姐的一句气话,她在朋友圈口嗨这一下并没有真的让男生社死。要想被控诉的人不社死,一是看客要提高阅读分辨能力,二是被控诉一方也应该发声公开对质。

如果你认为朱军因为弦子的事社死了,那也是他自己多年来不公开面对这件事造成的。如果你相信朱军说他不发声是单位纪律要求,那你应该去怪他的单位。

题外话,体制总是倾向保护正面形象,保护自己培养多年的干部,而不是出一点纠纷就抛弃他们。央视对这件事的冷处理在我看来反而是央视调查后认为朱军有问题的旁证。比如最近的例子,同样是体制内的胡锡进不就立即自己发微博澄清了吗?

你说朱军只是没有实权的著名主持人,那你觉得弦子所说报警后受到的警方的劝解和压力,亲人朋友受到的威胁和约谈,当年很多长微博被删除,微博一度无法搜索朱军两个字,这些力量又是哪里来的?都是弦子虚构的?受害者公开发声的成本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我在知道发声成本如此高的情况下,还有人选择勇敢站出来,而另一方明明有条件正面回应,却使用其他手段压制发声的时候,你觉得我会倾向支持哪一边?

你觉得我的观点是没有证据就用舆论裹挟,哪有一边倒的舆论让受害者裹挟?我说的是没有直接证据,就应该要求双方对质,对质就可以成为证据的一部分,因为说谎的人会多说多错。一个被诬告甚至害怕因此社死的人有什么理由不愿意对质?被控诉的人确实有不出庭、不回应的权利,但同时就必须承担放弃自我辩护的后果。这跟舆论裹挟无关。

如果你觉得我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希望你今后继续留心观察,我也会留意世界多大程度上变成了你说的样子。

认为法院判决可以直接解决问题的回复(原文为 24 日写的想法里的评论,转到这里)

很多人在说无罪推定、疑罪从无,但那是刑事诉讼的原则。民事诉讼的原则是优势证据,高度盖然性,并不是疑罪从无。其实我对法院最后怎么判决不太关心,或者说我也知道弦子大概率会败诉。但是我认为败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对方不是朱军,而是一个普通人,弦子的胜诉希望会更大一些。比如已经有很多人引用的某电子公司胡某性骚扰一案中,判决书里就以「根据正常人的行为习惯和一般常理,如胡某没有猥亵行为,赵某没有必要置自身名誉、情侣关系和社会评价不顾,且甘冒报假案被追责风险将以上事实告知家人、男朋友和公司」((2019)粤 19 民终 4806 号)为其中一条理由,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认定了性骚扰。那弦子不也一样吗?至于法院要怎么判,我觉得已经不影响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了。会影响我对这件事情看法的只有新出现的证据。

朱迅对朱军的印象(原文为 27 日写的想法,转到这里)

看到有人转豆瓣的贴子,说朱迅在 2018 年 5 月(在弦子公开经历之前)出的自传《阿迅》里写到过 1995 年跟朱军一次合作时的一段经历,就找来了扫描版电子书查证。大家可以看看。

背景大概是当时朱迅是日本 NHK 电视台的主持人,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办 Asia Live 晚会。朱军是中方主持人,他和中方的制片一开始以为朱迅是日本人,不会中文。制片就对朱军说,抽空把朱迅「办」了吧。

从书中叙述其实不知道具体年份,只知道是 1995 年后不久。但 《现代电视技术》1995 年第 3 期有篇论文提到 1995 年 5 月 26 日日本 NHK 广播公司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 ASIA LIVE 亚洲歌坛文艺晚会,那应该就是这一次了。

扫描版《阿迅》的截图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朱迅自传里还有一处写到 2017 年第一次主持春晚的时候,「开场曲响起,朱军突然握住我右手的腕子,像老中医似的把把脉」(书页截图)……豆瓣有网友认为这句话也是朱迅在暗讽,我一开始觉得也许是我们先入为主多心了,不算明显的证据。

后来,弦子微博贴出了朱军在 2017 年春晚后台采访现场抓着董卿的手不放,被康辉说了一句「又号脉呢」才尴尬放开的视频(微博链接)。看来朱军把脉多半在央视内部已经成了一个梗,朱迅应该也知道这个梗才会这样写。这也印证了我之前说的央视冷处理反而是单位调查认为朱军有问题的旁证。

除此之外,网友还找出了另外两次朱军在电视节目里对董卿和金晨做出完全不必要的身体接触的视频记录(微博链接微博链接)。

回应一下评论区里的问题。

1. DNA 检测问题

我引用的论文已经说明了 DNA 检测率低。你说《衣物类生物检材DNA检验的研究》摘要里说了「该方法对衣物类生物检材 DNA 提取纯化后进行荧光 STR 检测,可应用于法庭科学实践」,所以论文的结论可以说明没有检测到 DNA 可以在法庭上用于证明没有接触?

首先你要知道论文一般是介绍行业新进展的,不是教科书。这篇 2018 年的论文总体意思是,以前 DNA 检测成功率低,我们使用了德国的新技术,把我们实验室保存的 100 份衣物类检材中检测了一遍,其中 78 份检查到了 DNA,其中 49 份 DNA 与公安机关数据库里嫌疑人的 DNA 一致,我们觉得进步很明显。——换句话说,使用新技术之后,检测到犯罪者 DNA 的比例也只有 49%。弦子的衣物检测可是没有用这个新技术的。你觉得这篇论文是证明了检测成功率高还是低?

在检测成功率低的情况下,还是检测到了,当然算是证据。但检测成功率低,没有检测到,那就是正常操作,本来也很难检测到,而不是没检测到就证明没有接触过。

2. 朱军在节目组的身份

根据我查到的 2014 年 5 月 15 日艺术人生姚贝娜专辑,朱军是执行制片人,出现在片尾职员表的第一位(截图链接,YouTube 视频链接)。

《乌鲁木齐晚报》2012 年的报道里说到,「自打朱军在 2010 年成了《艺术人生》的制片人,渐渐地也开始对节目进行了一些改变」。你说朱军只是主持人嘉宾,制片人是弦子的老师,这不属实。弦子的确在 2018 年的长微博里说「电视编导课老师分配我去她作为制片人的艺术人生节目组实习」,弦子指的可能是王峥,但其实那时候王已经只是监制,执行制片人是朱军。弦子在今年的长微博里说了朱军是节目组总制片。

弦子在朱军在节目组的地位这件事上撒谎的可能性很低,因为他们学校应该有不少去实习的同学。如果弦子在朱军职务的问题上说谎,同学很容易揭穿弦子的谎言。朱军一方也很容易证明弦子说得不对。

3. 没有证据、没有证人就知道靠鼓动舆论?

很多人可能对最近几年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出来公开发声的背景缺乏了解。没有证据、没有证人在性骚扰纠纷里不是个例,不是弦子这件事没有直接证据和证人,而是大多数性骚扰纠纷都没有直接证据和证人。就像我已经说过的,我找一个没有监控的地方,实行了性骚扰,你能留下什么证据?DNA 的问题我已经解释过了,检出率很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让受害者怎么办?绝大多数受害者都选择了忍气吞声。

只有了解这个大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讨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的方案是,受害者发声后,被控诉的一方要接受公开对质。如果你害怕社会风评下降,你就公开对质澄清,这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如果你选择逃避,那对不起,我就倾向相信另一方。有人说对质没有用,我觉得对质是很可能有用的,被控诉者一般不会全盘否认。

比如蒋方舟、易小荷指控章文以前饭局上摸她腿,这当然也没有证据。但是章文是怎么回应的呢,他的原话是「在媒体圈、公知圈,一聚会基本上都会喝酒,男女都喝,喝酒之后就是合影,会做搂、亲、抱等亲密状。蒋方舟、易小荷所说的情况肯定也是在我们双方酒后,才会有的情况。另外,这两位我都算比较熟悉:蒋方舟,一直单身,交了众多男朋友;易小荷,离过婚,经常出现在酒局上」(出处)。——我觉得说到这个地步,章文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就了解了。

我的观点是,性骚扰缺少证据这是普遍现象,为了避免受害者无处申诉,能够做的就是公开对质,增加新的证据。

4. 弦子的陈述前后不一?

如果弦子前后陈述一致,算是她遭受性骚扰的正面证据吗?现在我们看到的弦子的陈述都是书面材料,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如果她有意诽谤,要想做到前后陈述一致很难吗?

人的记忆,特别是这种创伤式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事发几年后未必记得当年具体发生了什么,记错、记混都是常见的现象。打开任何一本普通心理学的教材,应该都会讲到这一点。2018 年弦子的说法和 2020 年的说法有细节上的出入,很可能是因为弦子在 2019 年 1 月庭前会议上重新看到了当年的笔录(微博链接),又回想起了一些细节。我觉得这些都可以理解。

至于笔录里到底怎么写的,刑事侦查卷宗不会对外公开,我们大概也没机会看见。理想记大概也没看过。理想记文章里没有上下文地说「*朱军的猥亵过程从开始到结束持续了整整 40-50 分钟(原话)」,后来又说「关于女方弦子所声称的朱军性骚扰时长,摘录其本人笔录原话~~警察:朱军开始跟你性骚扰到结束总共又多长时间?弦子:断断续续的持续了 40 到 50 分钟左右的时间。」(微博链接)。所以到底哪句是原话?理想记对什么是原话是不是要求有点低?

退一步说,弦子在报警时说了猥亵过程持续了四五十分钟这句话。那还要去看她具体是怎么描述从进化妆室见到朱军、到最后离开化妆室的细节。如果她确实说一进门不久就被朱军猥亵了,那才能证明报警的时候弦子的确表达了猥亵持续四五十分钟这个意思,否则就只是表述甚至记录上的不准确罢了。从常理来说,在没有看到监控之前,除非反复看表,被骚扰的人又怎么知道持续时间有多长?

总结一下,我想表达的观点当然不只一个。但我最核心想表达的是,这个问题下的很多答案和评论信誓旦旦拿来作为弦子诬告铁证的依据并不成立。

除此之外,我也想说性骚扰纠纷天生就是缺少证据的,如果你不让没有直接证据的受害者发声,那就是对实施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性骚扰现状无动于衷。这样的现状总是要想办法改善的。如果你觉得我提出的方案有问题,请提出你的方案。不要只考虑被控诉一方可能被诬告,还要考虑广大的受害者找不到直接证据的时候该怎么办?

译作「祛魅」带来的神秘

我一直觉得韦伯的 Entzauberung(英译一般是 disenchantment)译成「祛魅」很奇怪。「祛魅」的「魅」取的是「鬼魅」「妖魔鬼怪」的意思,但现代汉语里面看到「魅」已经很难联想到「鬼魅」了。于是译作「祛魅」不仅容易带来字面上的误解,还很容易由生僻感产生引用偏好,理解的不理解的都爱说「祛魅」。

这个概念本来说的是神秘感的消散,说的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一切都可以计算让人们不再对世界感到神秘莫测,这是古代与现代的对比。但「祛魅」这个译法恰恰给这个去神秘的概念增加了神秘的魅力。即使你认为古代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让人着迷而富有魅力,我也不认为「祛魅」是一译双关,这样的双关会让人搞错重点。

至于那篇满分作文里出现的「祓魅」,听说(因为原文已删所以只是听说)置顶评论解释是编辑部打错字了,我也不太理解是什么脑回路会打错成这样一个生僻字,并且恰好「祓」字也有清除的意思……

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可能需要违背本能的道德情感

我知道很多人的道德本能是不在「先救谁」的时刻做选择,一切理性思考后的选择都会与本能的道德情感相抵触。但是,不做选择其实也是选择的一种,甚至可能是最自私(仅仅考虑自己的道德情感接受与否)因此很不负责任的一种选择。尤其是几年前看日剧 CODE BLUE 的时候感受最为强烈——几位直升机急救医赶到一个几十上百人受伤的事故现场,每个医生都必须做出优先救谁的艰难选择。

下面这篇文章介绍了在新冠肺炎中,医生怎样做出分配稀缺医疗资源的选择。

Austin Frakt: Who Should Be Saved First? Experts Offer Ethical Guidance
中译文原链接(中国大陆可能无法访问)、转载

如果你还不熟悉与流俗用法不同的功利主义,请先看我上一篇文章「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几个关键原则」。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几个关键原则

其实我很想大胆地把 utilitarianism 音译成优替主义,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望文生义了,只不过连我自己都用不习惯……

Utility 原义是 usefulness,有用的东西,所以另一个也比较常见的译法「效用主义」更符合词源。但是看完这个介绍你会发现,utilitarianism 的内涵跟效用的字面意思联系得也不是特别紧密。

昨晚发了那条想法之后,收到一些私信和评论希望介绍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到底是什么。正好我去年也有过写这个话题的打算,就趁此机会写一下。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功利主义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当然比望文生义地把功利主义理解成「不顾道德、只看利益」好了很多。但我认为功利主义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思路,用「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来理解功利主义还是容易浮于表面。我想通过这几个关键原则的分析对功利主义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可能会有人认为我这个快三千字的说明已经写得很复杂了,但是考虑到还有很多我并没有提到的重要概念和细节争论,我还是认为这只是一个凭我自己的理解和取舍标准写的简单说明。)

1. 后果论

首先是后果论。规范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简单地说就是讨论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的伦理学分支)上最大的争论就是后果论和义务论的争论。后果论的思路是,一件事的是非对错(评价)、该不该做(决择),归根到底要考虑行为带来了、或者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会让周遭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义务论的思路是,一件事的是非对错、该不该做,不在于它会带来什么后果,而是看行为本身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至于义务论所说的道德规范是怎么来的,那就是义务论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内容了,不同的义务论也有不同的解释,这里暂且不提)。

比如当我考虑要不要说谎的时候,后果论的思路是去想这个谎言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会让未来发生怎样的改变,义务论的思路是去想道德规范有没有禁止或者允许我说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思路都可能得到「应该说谎」或者「不应该说谎」的结论。后果论者可能发现某个特定情形下的说谎会造成更糟糕的结果,所以得出不应该说谎的结论;义务论者可能并不认为「诚实」是一个至高无上的道德规范,所以可能因为另一些更重要的道德原则而暂时舍弃诚实(比如出于「忠诚」原则说谎隐瞒组织的秘密)。

因此,后果论和义务论并没有一概而论的谁更道德谁不道德的问题,只是对道德的不同理解。千万不要把义务论和后果论的争论理解成《论语》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义利之辩。

2. 个体感受

与义务论需要进一步解释道德规范类似,后果论紧接着就要解释:判断后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这一点在不同的功利主义者那里会有不少分歧,这里只说最初的版本(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1789)。按边沁的说法,功利主义判断后果好坏的标准是所有相关者的快乐和痛苦的变化,也就是归根结底以一个行为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的每个个体的感受变化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

用边沁自己的话说:功利原则就是对任何行为表达赞成或反对,都根据这件事的利益相关者的快乐增减趋势,也就是看这个行为是会给他们带来快乐还是痛苦。

By 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is meant that principle which approves or disapproves of every action whatsoever, according to the tendency it appears to have to augment or diminish the happiness of the party whose interest is in question: or, what is the same thing in other words, to promote or to oppose that happiness.

Jeremy Bentham. 178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Chapter 1, Paragraph 2.

以个体感受(快乐和痛苦)作为整个道德的基础可能会让不少人难以理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道德是一种自我约束,所以看到快乐成为道德的标准就会感到奇怪,甚至激发一种本能的反感,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道德理论,而是在宣扬自私和放纵。

在这里我想这样简单的解释:接受个体感受作为道德基础的人认为,我们之所以需要自我约束,要么是为了自己未来的、长远的快乐,牺牲一点当下的快乐,要么是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伤害他人的感受。所以道德行为并不是天然地等于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只是实现快乐、避免痛苦的手段,这些快乐和痛苦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

3. 同等考虑

很多人认为功利主义提出的道德要求过高,就是因为功利主义的同等考虑原则。功利主义要求同等考虑所有相关者的快乐和痛苦,不接受因为远近亲疏或别的什么原因就搞特殊待遇。

功利主义者有理由认为购买奢侈品是错误的,因为你购买奢侈品的钱如果用于改善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的生活,他们增加的快乐、减少的痛苦可能会远远大于你购买奢侈品得到的快乐。即便这个极其贫困的家庭可能远在非洲,你根本不认识,他们也是你购买奢侈品这件行为的相关者,因为你的钱的确可以通过慈善机构或者其他方式花在他们身上。所以功利主义似乎很容易就站在了自私自利的反面。

虽然功利主义并没有直接提倡「舍己为人」,并不认为牺牲自己这件事本身是道德上正确的。但按照个体感受的变化加上同等考虑原则的分析,很多时候都可能要求自我约束和自我牺牲。当然,同样的道理也有可能得出「按照功利主义原则,这就是我应得的利益」这样当仁不让的结论。

同等考虑的原则还可以用来反驳一种常见的误解,认为功利主义必然导致相对主义,认为以个体感受为基础就会导致没有清晰的是非对错。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最极端的是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我认为这是对的,这就是对的,道德没有普适标准,你没有理由反对我。温和一点的相对主义是认为每个群体(比如民族、宗教等)的道德传统都值得同等尊重。比如只要群体内大多数人认同「沦为奴隶的人没有人身自由」,那么这条道德律就是正确的。

而功利主义恰恰给出了一个比较统一的判断标准,它没有求助于因时因地不同的常识和传统(观念),而是只考虑更加基本的个体感受(事实,或者未来将要发生的事),并且考虑了所有相关者的利益。哪怕大多数人都认同奴隶制,如果考虑包括奴隶在内的每一个人的感受,通过论证废除奴隶制之后会让更多的人过得更快乐,就很可能得出应该废除奴隶制的结论。功利主义在英国历史上曾经是非常激进的政治、法律改革纲领,功利主义的原则很容易用来批判各种经不起推敲的道德常识。

4. 追求最值

最后回到那个著名的口号「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当你接受了前几个原则之后,这好像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论,最正确的行为不就是应该让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多的幸福吗?但首先这句话本身就不严谨,你不能保证同时让两个相互独立的东西都取最值,在有些情况下你让受益的人数最大,就不能保证幸福总量也最大,反过来也是一样。而如果要在这两个目标里挑一个出来作为更重要的,就没有一个自然的答案了,有人可能认为惠及更多人更重要,有人可能认为幸福总量更重要。

更关键的是,有没有取到最大值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刻意追求最大、最多可能反而导致不好的结果,至少很可能付出更多得不偿失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的成本计算进去,可能不刻意追求最多快乐反而是更容易获得快乐的行为方式。所以在我看来追求最值是应该被淡化的一条原则,我认为功利主义在于指明是非对错的方向,它可以划定一个正当行为的大致范围,而不是只有最值才值得追求。

这四个关键原则可以一定程度地自由拆卸组合。功利主义的支持者也可以只认同其中的某几个原则,对其中一些原则的最初版本作出自己的修改。很多反对功利主义的人,反对的重心也各有不同。我认为意识到这四个相对独立的原则,可能会让我们对功利主义有一个更完整的理解,也会给我们思考道德问题带来更多启发——每一块内容追问下去都有一堆争论。

功利主义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理论,但它是一个值得去理解、去思考的重要理论。我希望这个说明可以让更多人减少一些望文生义的误解。

如果对这些理论问题有进一步的兴趣,中文书我推荐看 Will Kymlicka《当代政治哲学导论》第二章(英文原书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 Introduction),英文书我推荐看牛津通识读本系列里 Katarzyna de Lazari-Radek 与 Peter Singer 合著的 Utilitarian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这本书的末尾有一个更详细的延伸阅读清单。

如果想看功利主义在堕胎、动物保护、全球变暖等当代问题上的应用,我推荐看 Peter Singer 的 Practical Ethics(中译本《实践伦理学》)。

再贴上评论里 @最近一直忙于睡觉 强烈推荐的 SEP 词条 Consequentialism

目前我看过的作者自身持 utilitarianism 立场并对相关问题讨论最详尽的是 Katarzyna de Lazari-Radek & Peter Singer 2016 年出版的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niverse: Sidgwick and Contemporary Ethics,同行或者资深爱好者可以看看。

读《浪漫主义的根源》

今年四月,不记得在哪儿看到有人推荐《浪漫主义的根源》(Isaiah Berlin. 1965. The Roots of Romanticism)这本书,我很快就找来读完了。读完顺便在 Evernote 里面写了几段笔记。前几天又偶然想起这本书,却不记得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于是我翻出了当时的笔记,发现伯林的判断还挺有意思的。顺便看了一下豆瓣读书的不少书评好像都没有把关注点放在这里,大家似乎更关心伯林各种旁征博引的细节。

从古希腊到 1750 年左右,西方思想的古老传统就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人们都相信世界和事物有各自的本质,虽然大家看法不一,但都承认有绝对真理,我们必须追求并服从这个真理。(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的主张是,我们不是去发现绝对真理,而是创造自身的价值,创造艺术的价值,强调自身意志可以从无到有创造新事物。此外,世界上并不存在事物的固定结构,人们可以随意塑造事物。因此浪漫主义既可能是激进的也可能是反动的,激进和反动都是反对现状,都试图打破现有事物的固定本质(当时的各种清规戒律、繁琐礼节的「秩序」)。

浪漫主义认为曾经盛行的过度理性和极端科学主义并不能解释人类生活的全部,浪漫主义破坏了世俗常识,打破了平静的生活,但同时也让人明白如何应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审美、不同的人,让人们学会了容忍、妥协和相互理解。因此浪漫主义的结局是宽容,是自由主义,尽管这并不是浪漫主义的初衷。

「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2011 年有人在知乎提问「『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问题描述是「有人说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的基础,我们高中课本上则是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起来,究竟这两种观点中哪一个体现了形而上学的真实含义」。我当年回答之后,途中多次修改,最终版本是 2019 年 11 月 2 日改定的。2021 年 10 月 22 日改了一个「的地得」错别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77040/answer/13184356

写一个事后的提纲,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明白三块内容,尽管我没有按这个顺序写答案,但是这三块内容我都涉及到了。

  1. 高中政治教材(以及从苏联沿袭而来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是怎样界定「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
  2. 「形而上学」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它的原词 metaphysics 又是怎么来的。
  3. 「形而上学」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通常是什么意思,和马哲教科书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历史上的两大主题。这里的形而上学指的就是对世界实在本性,或者说那种最根本的东西的追问和探求。不准确地说,可以理解为各种抽象的大追问。作为非专业人士和日常使用来说,只要理解这个大致的感觉就可以了。

这个概念在哲学史上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界定,对于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学生来说首先还是区分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本义和它在马哲传统里的意义,区分清楚之后如果还对形而上学研究感兴趣,再去看形而上学的入门书籍。

现在大陆马哲教科书上的这个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都接受了黑格尔辩证法最核心的逻辑(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苏联的哲学教科书自然也沿袭了这个对立,而国内的哲学教科书也直接来自苏联。

接受辩证法的哲学家会认为从前的形而上学没有辩证法,没有发展和运动,是僵化的。所以很多时候把形而上学当作一个贬义词来用,用来指代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形而上学指的是某一类问题,把这个词用来指「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却不介绍这个词本来的意思,这么做显然不合适。这好歹是写教材,又不是一个哲学家与另一个哲学家论战。我相信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不知道形而上学字面上怎么解释,这个字面解释又怎么和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

以下是关于 metaphysics 和 形而上学 的词源、历史等问题的介绍。

「形而上学」是被用来翻译 metaphysics 这个词的。 metaphysics 这个词的来源大致是这样的。亚里士多德留下了很多著作,物理学的、政治学的、生物学……其中有一本没有命名(亚里士多德本人把这部分称为第一哲学,the first philosophy)。后世编者把这本书放在《物理学》的后面,就写了 metaphysics(原文是希腊语 Ta meta ta phusika (the after the physicals) [1]),也就是「物理学(那本书)之后」这样的意思。有人(比如古代阿拉伯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指探索物理学背后的哲学问题之类的意思,其实也有可能编者只是在标明顺序(比如阅读或学习的顺序),表示这本书在物理学那本书的后面。当然,说形而上学的研究内容是比物理学更深一层的追问也没什么问题。

[1]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metaphysics/#WorMetConMet

后来 metaphysics 就被用来指类似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里讨论的这些话题,但 metaphysics 到底具体包括哪些问题在中世纪、近代早期、康德及其后是各不相同的,到现在也有争议。(SEP 的 metaphysics 词条的引言第一句话是:It is not easy to say what metaphysics is;正文第一句话是:The word metaphysics is notoriously hard to define.)所以简单解释为关于世界实在的追问是比较省事的做法。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理解,比如把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区别开来,认识论是讨论关于知识和真理的问题。

「形而上」这三个字出自《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道」和「器」的区别非常类似哲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区别,所以用「形而上」翻译 metaphysics 还是蛮贴切的。 这还是日本人井上哲次郎 (1856–1944) 的翻译。

至于苏联教科书体系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起来,这里的形而上学表达了辩证法哲学家对旧形而上学的不满,以及用形而上学来形容那些思维僵化的人。但今天我们不必再沿袭这种特指,并不是只有接受辩证法才能脱离那种孤立静止的思维。形而上学就研究某类问题而言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僵死的,只是某一时间段的某些形而上学被辩证法家们认为是僵死的。说起来辩证法也是关于世界实在的哲学观点,其实也属于 metaphysics 的领域,同时辩证法也讨论了认识论的问题。

Metaphysics,形而上学,只是说对世界实在的探究,跟辩证法、僵死的什么都没有直接联系。现在教政治课的老师恐怕都不解释可能根本也不知道「形而上」的字面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 metaphysics 的来历,然后学生也不知道,就把这四个字死死的记在心里当作辩证法的反面,当作不好的东西。这是非常糟糕的教育。

扩展阅读:
形而上学和唯心、唯物的关系是怎样?
将形而上学定义为与辩证法相对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逻辑一致、推出荒谬、Bite the Bullet

上一篇文章(论证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里我提到了 Peter Singer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论证:

如果我们认同,仅仅因为我们自己是人类,就给予人类优先的地位,那么同样的论证形式,完全可以用来论证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所以如果要论证人类的优先地位,同时又不希望推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就不能用这样的推理形式。

前几天有知友发来私信说,这个论证是不是隐含了一个前提,认为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是错的,而这个前提并没有得到论证。我想可能不止这位知友有这个疑惑,所以我将当时的私信讨论整理成一篇新文章,介绍一下我认为比较重要也很常见的论证逻辑。

这个论证其实并没有隐含「歧视是错的」这个前提,这类论证是一种「逻辑一致」的要求,它的意思是:如果你要用这种理由来论证人类中心主义,那么同样的理由,你就应该接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如果你不接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那你就不能用这个理由来论证人类中心主义。也就是说论证本身并不要求大家认为「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是错的」。虽然提出论证的人知道很多人都认为歧视是错的,但论证本身要求的是逻辑一致、是一视同仁——大家都是从「我们自己是 X,所以应该给予 X 优先地位」这个前提推导出来的,你就不能厚此薄彼,只接受你想要推出的人类中心主义,而不接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要么就一起接受,要么就承认「我们自己是 X,所以应该给予 X 优先地位」这个前提就是错的。

也就是说 Singer 这样的论证给了对方两个选择:你可以承认之前的前提有误,也可以选择同时接受所有推论。英语哲学圈里有个常用的短语叫 bite the bullet,表示接受(或者硬着头皮接受)一个似乎不太能接受的推论来继续维护自己的前提。比如 A 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认可的就是道德上正确的」,B 反驳说「那这样一来,任何反对大多数人道德观的事情都是错误的?」,这时 A 可以承认「哦,那我原来的观点有问题」,A 也可以 bite the bullet 坚持原来的观点,接受 B 的推论,认为「对,任何反对大多数人道德观的事情都是错的」。[1]

[1] 这个例子出自 Harry J. Gensler. 2018. Ethics: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3rd ed.

而这样的反驳方式叫 reductio ad absurdum (reduction[2] to absurdity),语出亚里士多德 ἡ εἰς τὸ ἀδύνατον ἀπαγωγή (Aristotle, Prior Analytics 29b6)。中文里叫「归谬法」,我觉得这个翻译不太好,「归」字容易联想到「归纳」,但这里的论证形式其实是「演绎」。

[2] 这里 reduction 的字面意思有些难理解,至少我自己不能很好地解释,如果有朋友知道字面怎么解还请私信或邮件告知,感谢。——更新:罗心澄和王昱洲两位都认为这里的 reduction 可以理解为类似「简化」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为把原来的命题简化为一个荒谬的命题。

借用 Sinnott-Armstrong, Fogelin 合著的 Understanding Arguments (2014) 里的界定,reductio ad absurdum 就是「to show that the claim to be refuted implies something that is ridiculous or absurd in ways that are independent of any particular counterexample」。也就是通过将 p 推出荒谬的结论 q 从而反过来质疑 p,从而证明 ~p。或者严谨一些说,我为了反驳 p,我就让 p 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 q,如果你认为 q 荒谬,那你就必须认为 p 有问题(虽然没有指出问题具体是什么),要不然你就 bite the bullet 硬着头皮为这个荒谬的结论 q 背书,说 p 和 q 都是对的。但只要你承认 p 可以推出 q,你就不能说,我只承认我之前想论证的 p,却不承认那个荒谬的结论 q,那就自相矛盾了。

我觉得可以把这种论证方式理解为「推出荒谬」,「荒谬」并不一定是错的,只是乍看之下不好接受。所以「推出荒谬」并不等于「推出矛盾」[3]。要是推出了矛盾你就只有一种选择,你不可能去接受矛盾,而推出荒谬却可以接受表面上的荒谬,谁说荒谬就一定是错的呢。比如薛定谔就想通过他想象的那只猫说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荒谬的,但到现在很多物理学家也仍然认同哥本哈根解释。

[3] 推出矛盾也就是反证法(proof by contradiction),最典型的反证法比如证明根号 2 是无理数,先假设它是有理数,然后推出矛盾,反过来证明它不是有理数。

重新回到 Singer 的论证,以「仅仅因为我们自己是人类,就给予人类优先的地位」来论证人类优先地位的人有两种选择,要么因为不能接受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的推论而放弃这种论证方式,要么坚持这样论证而 bite the bullet,接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和人类中心主义同样正确」这个推论。 所以这个论证本身并不需要预设「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是错的」这个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