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有人分享微信公众号「短史记」上的一篇文章「语文教材里的四大论证方法逻辑混乱,是有害的」,这四种论证方法好像中学时代还真的学过,虽然记得不是太清了。受这篇文章启发,我编了一道自认为比通常逻辑考试的题目更有意义的试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结合历史人物背景,以下结论可以由上句推出的是:
(不定项选择)A. 大人物飞黄腾达之前都是小人物。
B. 田野、市井之地也能出人才。
C.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D. 王侯将相未必出身贵胄。
那篇文章讲到,孟子在这里的论证方式站不住脚,举了几个例子,他们以前是小人物,后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所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如何如何。但其实孟子能举出这些例子,反对者也能举出很多小人物没有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反对者也能举出成就了大事业的人不少是天生贵胄,并没有经过孟子说的这些苦难。所以这种举例论证,或者说过于简单的归纳法,其实论证力度非常低。
但是,这些论据是不是什么都证明不了呢?我们似乎还是能感受到这些例子能够证明些什么。于是,我想出了这几个选项。
A. 大人物飞黄腾达之前都是小人物——这几个例子无法证明「都是」,只能证明「有的是」。
B. 田野、市井之地也能出人才——这一条可以证明,要证明「能」出,只需要举一个例子就能证明。
C. 如前所说,不能证明「必先」如何如何,「必先」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不是」,但举出了几个例子,还不能证明「没有一个不是」。
D. 王侯将相未必出身贵胄——这一条也可以证明,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能证明「未必」。
所以我的答案是 B D。也就是说讲出百里奚那堆例子,只能用来告诉别人,你现在是小人物也没关系的,你看谁谁谁以前也只是在田野市井之地,后来如何如何了,并不是一定要出身贵胄才有出息,所以你还是有机会的,不要放弃啊……之类的。
而这个推理过程用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逻辑就可以解决(也就是说不需要学习更复杂的现代符号逻辑),但是可能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并不重视这一点。我看到很多高考作文范文,用的论据经常也不能证明它想要证明的论点,但大家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可能只有到了大学,正经写学术论文的时候,才会发现孟子这样的论证完全不过关。甚至可能很大一部分学生写论文的时候也没有接受这样的逻辑训练。
我们从前做过的考题,大多数是考察中心思想,主旨意思,问的是作者希望证明什么(语文考试),而不是考察这个论据本身可以证明什么(逻辑考试)。虽然我在题目里说了逻辑推出,可能也不会引起足够的注意。并且我们的教育中也很少会说孟子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所以看到孟子的原文一般都是正确答案,就会想到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