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ang Syau | 唐逍 Posts

哲学家为什么要思考哲学问题?

下文原为 唐逍 在知乎问题 哲学家为什么要思考哲学的问题? 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426021/answer/21312995

以下答案直接针对问题的补充说明。

要说从前那些大多数都是贵族的哲学家,还真可以说他们是「吃饱了」。如果他们还在为温饱问题不停地劳作,承受生产、生活中的憋屈,那恐怕就没有多少心情和精力来思考那些抽象的大追问。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思考的前提之一就是有闲暇的时间。

亚里士多德说的另一个前提也很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世界的诧异,也就是强烈的好奇心。起初的哲学家就像后来自然科学兴起时的科学家那样,都是去探索世界、思索世界的人。就好像小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喜欢到处看、到处琢磨一样。你也可以问这些小孩子「你们看这些、琢磨这些跟生活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用?」但是小孩子们就是喜欢。

哲学发展到现在这样专业化之后,研究哲学的人可能不太像起初的哲学家那样源于原初的好奇。但是我并不觉得他们(好像应该说我们……)在想「不切实际、对生活没有一点用的问题」。恰恰我认为我思考的问题对生活是有直接用处的。

这要想明白什么叫「有用」。我觉得不是变成钱就叫有用、做出个东西就叫有用,最直接最根本的「用处」是改善人的感受,或者说让人们过得更好。哲学家为了自己的好奇心去思考,这也是对他们自己有用的事。但这样还不够,哲学思考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满足好奇心的过程,它应该影响更多人的生活,对更多人有更多的用处。你可以说很多哲学思考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思考哲学有可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我自己也是这样去做的。

我突然想到康德有一段自述,我去翻了出来觉得用在这里能够印证我上面所说的三个问题:

  1. 很多哲学家都是不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的「吃饱了的」贵族;
  2. 驱使哲学思考的是好奇心;
  3. 但哲学不应该仅仅是贵族文化、高端玩具,它可以并且应该有用。

我天生是个喜欢追根究底的人。我强烈地渴望知识,迫切地想了解更多,并从那些新发现里收获快乐。曾经有段时间我相信正是这些使人的生活有尊严,所以我看不起那些无知的普通人。卢梭纠正了我。我不再以优越感自居。我学会了尊重人,如果我的哲学不能恢复所有人的公共权利,那我远不及那些普通劳动者有用。

最初我应该是在赵敦华的《西方哲学简史》上看到这段话的。我不懂德语,贴一个英译:

I am by disposition an enquirer. I feel the consuming thirst for knowledge, the eager unrest to advance ever further, and the delights of discovery. There was a time when I believed that this is what confers real dignity upon human life, and I despised the common people who know nothing. Rousseau has set me right. This imagined advantage vanishes. I learn to honour men, and should regard myself as of much less use than the common labourer, if I did not believe that my philosophy will restore to all men the common rights of humanity.

引自 Norman Kemp Smith, A Commentary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918
在线文本:
https://openlibrary.org/books/OL7198008M/A_commentary_to_Kant’s_Critique_of_pure_reason
这段话的出处貌似是:Fragmente aus dem Nachlasse (Werke (Hartenstein), viii. p. 624).

怎样理解接触洁癖

原文为 2013 年在知乎「有洁癖的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问题下的回答。

看了一圈答案,发现确实存在我之前提出过的一个区分。洁癖有很多种,至少有两种:一种是接触洁癖,一种是视觉洁癖。

视觉洁癖很多答案也谈到了,很多人见不得家里有灰尘啊,见不得有水滴啊……总之就是看到不干净、不整洁的就要去打扫它。这种洁癖我觉得经常打扫或者说不厌恶打扫房间卫生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吧。

接触洁癖则不一定会有这种打扫欲,接触洁癖更关心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干净——尽量避免触碰不干净的东西,如果碰了会尽快洗手,并且不是几秒钟冲水,而是比较长时间并且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香皂、肥皂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为会被反复摸……毛巾也是同理)。所以说起来接触洁癖的人不一定或者说通常都不太愿意去做清洁,至少做清洁的时候会比一般人「讲究」,比如可能会戴手套啊甚至用更多的防护措施的。因为做清洁本身就是一个集中接触脏东西的过程,这对接触洁癖的人来说是不舒服的。这个答案也是很多人对接触洁癖者的疑惑或误解:他们怎么既爱干净好像又不爱干净呢?更严重的会说这些人是「假爱干净」。

我自己就是一个有接触洁癖的人。举例来说,跟同学在一起打三国杀的时候我手机响了我是不太愿意去接的,因为我觉得摸了牌的手是脏的,不想去碰手机。如果万不得已要接电话可能我会先去用洗手液洗手之后再接,或者接了手机之后把手机关掉用消毒湿巾纸擦干净……还比如别人还我钱我通常是不愿意拿钱包出来的,可能让他自己把钱放到我钱包里,可能让他把钱放在我桌子上等会儿我在来收。因为我觉得钱是很脏的东西,摸了之后我又要去用洗手液洗手了。

看到那个地铁的图又想起一个补充的:对于接触洁癖来说触摸公共的门把手啊之类的地方很可能会用纸或别的东西包住,或者简单地说,会觉得直接摸脏东西不爽。

引申来说,接触洁癖的人会把不干净的东西和干净的东西严格区分开。比如有些答案里提到的裤子坐过外面的脏椅子,回家就不会坐干净的沙发,比如脏手机没有擦干净就不会放到床上等等。@Daniel Zeng 在评论里还说「我内心里都把东西分类出了不同的等级,比如能贴身的,能触碰的,避免触碰的,远离的等等……」

接触洁癖的其他讲究只要和视觉洁癖区分开来,从「不愿意接触脏东西」的角度去思考通常都能理解。至于什么算是「脏东西」这个会因人而异。

问题补充里的几种情况:

上班挤地铁人贴人什么感受?(接触洁癖的人很可能会反感,视觉洁癖则不一定)

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弄脏了衣服?(不清楚,衣服外面弄脏了如果不接触皮肤,不一定会触发接触洁癖,比如我自己可能就不会太介意)

会有意无意检查家里的卫生?(偏向视觉洁癖或者仅仅是正常的打扫卫生的习惯)

看到朋友的手机脏屏有清洁冲动?(视觉洁癖,但如果是自己的手机屏幕脏了则可能是接触洁癖——摸着手感差)

区分的目的是因为我觉得一个有洁癖的人可能只是视觉洁癖或接触洁癖里的一种,虽然也可能兼而有之。

除此之外,洁癖还可能和强迫症混淆起来。虽然我不是心理学专业的,没有仔细学过「强迫症」的相关内容,但我觉得很多人口中的强迫症只是用他们自己以及身边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去评判别人的习惯。

比如 MEBN 的答案写的:

其实这是种心理疾病+强迫症,而且据我了解多数有点自卑,难以合群。

以前一同事,总觉得钱脏,出去吃饭,服务员找钱,接钱后一定要当场洗手。如果在办公室,会跑到饮水机下面去洗。遇上用了很久的毛票,块票,一定不要,要新的。

旁人没法想象他们一天的生活,一言以蔽之,累。当然他们可能觉得甘之如饴。

并不能因此就说这是心理疾病,这只是别人的选择而已。以前的农村人通常都会喝生水、井水,有的来到城市,见到城里人说生水不卫生不能喝,也会觉得我们那里都是这么喝的,就你们「穷讲究」。洁癖的问题也是同样,这只是不同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出的不同的选择。除非那种自己明明不想洗手还不洗手不舒服必须强迫自己一直洗手的情况算是心理障碍、强迫症之外,其他的很多情况我认为都不能简单地视为强迫症,也不是心理疾病。

(加一段)同样的理由,我也不认同洁癖者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 安同学 说的那种洁癖、贵气虽然在做法上我并不反感,但我不认同这种「贵气」,因为把一些生活方式认为「贵气」的同时也就是说不这么做是「低贱」的、「粗人」的生活方式咯?这么判断的理由又在哪儿呢?总之,我既不认同非洁癖对洁癖的简单指控(简单指控是指仅仅以大多数人都不这样,你这样好奇怪,完全可以改过来这样的理由),也不认同洁癖以贵族、更高等的生活方式自居(如果只是觉得对自己要求更高,但不会鄙视别人的话也还好)。当然,洁癖比较严重的人会在与没有明显洁癖的人(也就是大多数人)交往的时候遇到很多麻烦,很多时候也是一个权衡自己感受和他人感受的过程吧。

字幕制作软件 Aegisub 初始设置

Aegisub 的 ae 发作 /iː/

很久没写博了,这次写这个主要是记录一下,免得自己下次忘记。我的这些初始设置都是个人偏好,我会解释每一个设置的意义,可以让和我有同样偏好的朋友找到更改设置的位置。

首先在 Aegisub 官网(www.aegisub.org)下载软件,我这次下的是 Portable Version,版本号 3.0.4。

打开主程序,设置菜单在 View – Options,但是打开了这个对话框又叫 Preferences……先把这里的一些选项卡说说吧。

General

General Preferences

这里面的选项很清楚,有一个地方根据个人习惯可以改一下。Automatically load linked files,也就是打开字幕文件的时候是否自动载入与字幕关联的视频或音频文件,默认是 ask,询问你是否打开,如果你电脑速度还行,打开关联文件速度很快,或者反正你也要手动打开,那这里可以把 ask 改成 always。

Audio

Audio Preferences

这一页我会把 Show inactive lines 从默认的 Show previous 改成 Previous and next。这样在做某一句的时候就能同时看到前一句和后一句时间轴位置,如下图。下图可以看到三句时间,两边的灰色框是前后句,中间的左红右蓝框是当前句。就我自己的工作来说觉得这样比较方便。

Previous and Next Inactive Lines

另外,Keyframes in dialogue mode 的勾我会去掉,这样像上图中间那样紫色的线就会消失,我自己的字幕工作不需要看到这个关键帧线条,有它反而觉得很碍眼。

Video

Video Preferences

这里我会把 Automatically open audio when opening video 勾上,这样在打开视频文件的时候会自动开音频部分,如果不勾会询问你,我自己的情况是肯定会开音频的,光有视频做个啥啊……

Default Zoom 看自己显示器状况改成一个合适的数值,特别是重复做相同尺寸的视频时可以避免每次自己手动调。我自己是 75%。

Backup

Interface 里面我没有什么要改的,Backup 可以看看备份文件的位置,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可以去找回来。后面的选项卡我一般也保持默认设置。

Backup Preferences

除了 View – Options 这里的设置之外,我还会把 Audio 菜单下的 Display 设置由 Spectrum Display 改为 Waveform Display,我还是更习惯后者,好像旧版本默认的是后者(?),我也记不清楚了。

Audio Display

然后就是样式管理器,Style Manager。可以在 Subtitle 菜单找到,也可以直接点工具栏上的按钮。

Import from script...

打开后选 Import from script… 可以从以前的字体文件里载入样式,再选择长期用的样式 <- Copy to storage 存到软件设置里,以后做新字幕就可以直接 Copy to current script -> 了。

暂时就想到这些改动。

哲学入门书单

下文原为 唐逍 在知乎问题 想系统地学点哲学,应该从哪里入门? 下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61542/answer/13227309

哲学入门有从问题入门和从哲学发展史入门两种方式,我倾向于关注哲学问题的方式。

入门书

除了《苏菲的世界》之外(提问者说已经读过这本书了),《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哲学的邀请》、《大问题》是语言上不设置障碍的。把哲学思考用通顺的语言写出来是很重要的,很多哲学书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有的是翻译的原因)。这三本书也是以哲学问题为线索的。 (《苏菲的世界》我反而没有读过,另外三本我是翻过的。)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豆瓣)
哲学的邀请 (豆瓣)
大问题 (豆瓣)
苏菲的世界 (豆瓣)

我自己也写了一本哲学入门的书,这本书很特别,具体介绍可参看豆瓣页面和这本书的网站。

另一种哲学 (豆瓣)
另一种哲学的网站(有试读页面):lingyizhongzhexue.com

哲学专题

读入门书的时候你可能会了解一些哲学的专题,如果对某个专题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择这个专题的入门书继续读下去。

如何区分马哲书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划分的几种具体形态?

这是一篇我以前写在知乎的答案,问题是其他知友提的,他在问题补充说明里说:「具体形态指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最好举例说明」。
原答案已于 2018 年 5 月 30 日被知乎管理员以政治敏感为由删除,以下文字取自 2018 年 4 月 19 日的 Google Cache。
这篇答案最后编辑于 2013 年 6 月 9 日,首次回答时间应该在 2012 年左右。

我非常反感这样的区分。不过我觉得这道题还是值得回答,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也可以就此澄清很多事情。不过我现在还不一定能把这些问题说得很清楚。我正经历一个从整体反感、懒得去说到尝试去具体分析、努力把自己反感的原因具体写出来的过程。

这个区分是恩格斯以降的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做的(我没见过马克思本人做过这样的区分,如果谁读到过请告诉我,非常感谢)。关于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我之前有过一个回答可以参考:为什么教材里的马克思主义令人反感?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首先是从思维与存在的第一性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划分就有很大的问题,稍后再细说。区分了唯物唯心之后,现在的教科书里又写了:

  • 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又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态
  •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

现在我从教材和一些辅导资料来举例说明他们是怎么界定这些不同的唯物唯心的。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先贴一段原话,来自高教和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本书是最新的官方哲学教科书。

  • 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它的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它的主要缺陷是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古代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猜测」的性质。(第 9 页)

我先说应付考试吧。首先时间是「古代」,然后它找到的世界存在或生成的基础是「某种物质」,如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就更典型了。

  • 西方哲学史能追溯到的第一人泰勒斯(Thales)说「水是万物的本原」。
  • 元素说:中国古代的水火木金土五元素说、西方的四元素说。

这两个就是明显的「具体」物质。但有一些不那么具体的也仍然被认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所以我觉得古代这个时间标准也很重要。

  • 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王充:「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的「原子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这三句其实是不符合教材描述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是具体的物质吗?我认为就算在古代阴阳也已经成了一对抽象的概念,就好像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说的「矛盾」一样,虽然字面也许可以理解为具体的物质,但含义早就不是具体的物质了。(我最近在想这里的「阴阳接」是不是指白天与黑夜相接的意思,但是就我查词典来看并没有这个义项,并且即便如此这句话跟唯物主义也关系不大。)「形」是什么物质?它只是泛指有形体的东西吧。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原子是一个人为设定的概念,指不可再分的东西,并不能直接理解为现代物理的原子(这么理解就把源流弄反了)。这三个概念都不是具体物质。所以教科书一方面说「它(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出的一些题目又将「阴阳」「形神」「原子」这些抽象概念也划归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里面去。如果你非要说阴阳是具体物质,那你的矛盾怎么就不是具体物质呢?同样是引申义嘛。所以我说「古代」这个标准比「具体的物质形态」标准更重要。

现在我来说一下为什么把这些划到一起说它们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令人讨厌的。

比如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你就看到泰勒斯说「水」了,你怎么没看到泰勒斯说过万物充满了神灵、水是神灵类似这些意思的话呢?你怎么不管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里说泰勒斯曾说磁石有灵魂,因为它吸动了铁呢?有了这些话你是不是又要说泰勒斯是唯心主义呢?泰勒斯这种只留下残缺记载的哲学家都能被定性,一句话抽出来就能断定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对这样武断的结论是不是只能笑笑……

从泰勒斯开始的这几个古希腊哲学家的确都在讨论世界本原的问题,并且各自提出了自己找到的世界本原。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说的本原是 apeiron(可以音译为阿派朗,或者意译为无定、无限之类的意思)。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则提出了本原说。大约同时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则提出了本原说。我觉得那些出题的、写教科书的人大概也就只了解到这一步。至于这些哲学家到底怎么分析的,他们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作为世界的本原,为什么他的老师说世界本原是水、而他却说世界本原是无定、他的学生又说是气,他们所说的世界本原和我们今天的人理解的世界本原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 这些问题都被无视了。要想对这一段哲学史有所了解最起码得看几十页哲学史书吧,而看了这几十页书之后最重要的并不是记住这些哲学家都找到了什么世界本原,更重要的是去看这些古代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思考过程、论证过程比结果重要。

给他们扣个「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帽子有什么用?对他们来说是有用的。这帮写教科书的人认为唯物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再发展到辩证唯物主义(也就是他们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他总认为自己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从前的历史就是一部向着今天、为着今天一路发展过来的历史。用自己的需要来叙述和改造历史,也就是意识形态布道中常用的「辉格史观」(Whig Historiography)。具体的史料不是第一位的,放在第一位的是根据我的需要设定好的框架,史料只需要断章取义地放进框架里就可以了。

2.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还是先贴教材原文:

  • 近代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历史形态。它以近代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以新的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摆脱了古代唯物主义的素朴性;近代的唯物主义自觉地提出和探讨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研究了认识内容的来源等问题,确认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原则;在对人的哲学思考中,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神学和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过程中,提出人的「感性存在」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创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于:一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最终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规律加以解释;二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三是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即自然观的唯物主义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第 9-10 页)

(未完待续。真成坑了,之前说 2013 春节前写完的,结果拖到现在没动,再拖拖…… 我还是想补完的。)

为什么鲜有女性的哲学家?

下文原为 唐逍 在知乎问题 为什么鲜有女性的哲学家? 下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32655/answer/16221429

这也是个常有人问的问题了,我是这么想的。(其实我接触的做哲学的人并不多,只是自己想当然的一些看法。)

  1. 从前的大哲学家都是男性,他们做哲学的方式为后世哲学工作者划定了基本的线路和框架。
  2. 男女思维方式恐怕有比较大的差异。
  3. 女哲学家要得到「哲学家」的名号,恐怕必须得到足够多的男哲学家的认可。

对于沿着既有的(男性的)哲学思路走的女性哲学工作者来说,由于两性差异,她们即使理解了男哲学家的思路,也不容易在男哲学家的思路之下做出让男哲学家们认可的优异成果。

而另一种出路是,女性哲学家自己开辟有女性特色的思维方式。撇开这件工作本身很困难不谈(做哲学而不误入歧途往往需要专业的训练或至少是熏陶,而现在能接受的专业熏陶都是男性哲学家的作品),就算有人做到了,她也不容易得到学术圈的承认,因为学术圈里还是男性思维模式,很可能没有足够多的圈内人会撇开既有哲学的判断标准来接受异性的新思考。(实际上如果男女思维差异真的足够大,那么我认为女性哲学家的作品更适合女性看而不是让男性评判。)哲学作品并不像技术发明、科学理论那样容易表现自己的优越之处,哲学作品更偏向文化,是否得到学界认可会受到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

展望一下未来:

我觉得第一种类型的女哲学家也是会有的,但是我更期待的是第二类。我更希望看到不同于男性哲学的新的哲学形态,而不是看到与男哲学家想法类似的女哲学家。哲学不像科学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哲学可以做的事很多,主题丰富、多元、开放,我更希望看到讨论另一些话题或者用从前没有的视角讨论问题的女性哲学。

顺带一提,伦理学里那个著名的「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最初就是位女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来的。

这封遗书中的论证有什么问题?

下文原为 唐逍 在知乎问题 有个学生跳楼,留下一篇解释自己行为的遗书,里面的理论问题出在哪? 下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56981/answer/15770399

点击查看遗书原文

受邀答题。

我对这件事的了解仅仅只有这里看到的这封遗书,提问者也主要想问里面的分析有什么问题,所以我的回答也主要就文章谈文章。

但我还是忍不住先说一句。我的确对自杀者的心理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我真的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得很正常(指在除了会思考人生意义之外在生活中和别人并没有太多不同)的人会仅仅因为这些思考就终结自己的生命。我猜测他终结生命的原因首先还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活得不痛快、不开心、不充实,是因为这些负面感受和体验才使他如此彻底地反思死亡的问题、人生意义的问题(虽然他三年前就想过这些问题,但想得更彻底恐怕是后来的事),而最终的答案又反过来为他终结生命的念头找到了一个(对他自己而言)强有力的理由。人总是会为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做过的、正在做的还是将要做的,找到理由和依据,这个工作甚至在很多时候不需要有意识去做,自然而然就会完成。

(1)

文中反驳的第一种价值观是:个人存在是为了集体、为了整个人类。

作者说这个观点必须回答「整个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对的。如果说个人的意义是为了集体、人类,那么当然要回答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还需要回答为什么个人的意义只是为全人类做贡献,不为人类做贡献的人就没有生存的意义吗等等问题)。

至于作者认为「貌似所有人都支持这个观点」显然是受了政治教育的毒害……

(2)

然后作者发现,全人类存在的意义也找不到,所有生命存在的意义都找不到。在论述这一点之前,作者说了一下自己对「意义」的理解。他说:

在讨论 A 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到一个 B。A 的意义就是 A 对 B 的意义。即,A 要对 B 做某件事,成功之后,我们才说 A 具有了意义。

这里的「意义」和「价值」基本上是同义词。我就直接从价值来说了。价值一定是 A 对 B 的价值,而不是 A 本身的价值。这一点作者是对的。至于「即」后面的解释,要成功地做某件事这种界定很粗糙也很模糊,我就不评论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后面也可以用。比如我吃了一个苹果,觉得很好吃,也很解渴。这个苹果对我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我可以说它对于我的价值就是让我吃得很快乐,让本来口渴得有些不舒服的我变得舒服了等等。

(3)

继续作者的论证。作者想找到所有生命体的意义,于是给出了两种可能的答案,一个是非生命体,一个是生命体本身。

作者说如果所有生命体的意义是为了非生命体显然是荒谬的。嗯。我也这么想。并且这样一来还要回答非生命体的意义是什么。

那么还剩下一个选项就是生命体本身,生命是为自己存在的,为了自己能活下去、能获得更好。这个结论似乎没有问题吧(其实是推不出的,稍后再说)。但作者又说了,更大的悲剧是宇宙终将毁灭,所有的生命都不会永恒存在。作者认为这等同于我们连为自己活下去这个目标也无法最终实现,更别提活得更好了。「难道我们要再一次失去存在的意义?」

到这里我可以把上一节的苹果的例子拿出来了。那个例子里,苹果对我有意义是没问题的吧。但苹果被我吃掉了,它不存在了。我迟早也会死掉,我也不存在了。但问题是,苹果会因此没有意义吗?也会,也不会。会是说,如果我都死了,那么在这个时候这只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了的苹果当然就没有「对我而言的」意义了。不会是说,无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我吃苹果这一刻,这一段时间里,苹果对我有价值是确定的。无论后来发生了什么也不影响这一点。

价值和意义一定是在特定时刻出现的。如果认为价值只是永恒的,是不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消失的;那么换句话说,在我们所经历的一点一滴的生命过程、甚至包括你可以想象的任何时间的任何情况都不会有价值的存在。具体的事都是有具体的时间的,只有抽象的语言思考才会有永恒这种东西。这种永恒的价值只能存在于抽象的思考中,举不出一个例子。如果人们对价值的理解是这样的,那我觉得价值就成了一个找不出任何一个具体事例的纯抽象概念了。

捎带说一下之前提到的那个「推不出」。价值关系必须是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不能推出「所有生命体」的价值只能是「非生命体」或「这个生命体自身」。比如还可以是生命体 A 和生命体 B 之间互相有价值呢?这是作者思考是陷入的一个语言陷阱。

(4)

作者接下来讨论了过程和结果的问题。

我先说一下这和我上一节论证的「永恒的价值」是错误的定义有什么不同。其实我也支持说人生的价值在于过程不在于结果,也就是不在于死亡的那一刻,也不因为最后会死人生就没有价值。但注意这个「结果」不一定是要对人生而言的,我吃苹果,吃完了结果就有了(甚至刚开始吃就可以说出结果了),不是我死掉了才有结果。这里的结果是什么,我有了好吃的感觉,我口渴的痛苦消失了,这些难道不是结果吗?这些结果就足以形成价值了。有这些就足够我说这个苹果对我有意义而不是没有价值了,难道不是这样吗?

回答作者的思路。作者是这样论证过程不重要的。他说,我们活得再精彩给谁看呢?非生命体是没有欣赏能力的,难道我就是活给我自己看吗?

当作者这样列举的时候就再次表现出我上一节末尾说的那个语言陷阱了。他都没想过还有别人。你可以活给别人看嘛。我并不是说活给别人看这种价值观是对的,但他都没有考虑到这种理论上的可能性。

(5)

唯心主义。

作者认为活给自己看,无愧于心是自我欺骗,是唯心主义。并且作者说他都很不理解为什么世界上还有唯心主义这种东西,什么都应该符合客观事实,符合科学,否则就是骗人的。

我就不从唯心主义开始讲了,我从骗人的东西开始。「感觉具有欺骗性」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吧(其实我非常反感这种「具有……性」的表达方式,但是举个反面例子就让它保持原来那样难听好了)。其实感觉本身是谈不上欺骗不欺骗的。

我们知道很多视错觉,比如两个颜色一样的方块在某个特别的图案中就让人有「这两块颜色一定不同」的感觉,比如筷子在水里会断掉,比如叉鱼的时候会误判深浅等等。但是请注意,我们看起来两块颜色不同这种心理感受是确实无疑的,看起来的确就是不一样,筷子看起来的确就是断掉的,这些心理图景(心理感受)本身并不是错的,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感受。说它错了是指,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心理感受就认为筷子真的断掉了(更准确地说是认为当我们把筷子从水里拿出来之后它仍然是断的),就认为这两块颜色真的不一样(更准确地说是认为当去掉周围图案的干扰之后它们看起来仍然不一样)。如果我们这样认为了,那我们就想错了,我们想的、我们下的判断就会和后来发生的事不一样。

但请注意,这种由感觉下的判断是对另一个事物或者事件的判断,并不是对我自己感受的判断(更准确地说是对未来感受(比如我们把筷子从水里拿出来之后它仍然是断的)的预测,而不是对当下感受的判断)。有一种感受是对我们自己当下感受的「判断」(其实它更多时候不是有意识地判断),那就是常常说的快乐与痛苦,或者由于这些词被赋予了太混乱的意思,我常常用好的体验、坏的体验、平淡的体验这样的表述。

当我们获得好的体验的时候,这种体验本身绝对不可能是骗人的。因为欺骗指的是两个东西不一样,比如我们认为的和实际会发生的不一样。但是这种体验,比如我吃了一个苹果的体验,是不需要和别的事情作比较的。我吃了苹果,我觉得好吃,事情就结束了。这个体验永远不会是骗人的。哪怕我过了几个小时发现这苹果有问题,食物中毒了,这些后果都不会影响我当时的那种好的体验。只有当我断定这个苹果很好吃也很健康,绝对不会让我食物中毒的时候,才可以说这只苹果的好味道把我欺骗了。但这个好味道欺骗的可不是好味道本身,而是事后的食物中毒的痛苦。好味道是不能欺骗好味道的,所以好味道本身这个体验无论如何都是确实无疑的。

世界上唯一确实无疑的就是我自己一点一滴的体验了,因为它不需要跟其它任何东西比较嘛,你怀疑它什么呢?

(6)

所以我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看法在这里也就出来了,因为我们是有感受有体验的,并且这些感受和体验是有好有坏的,这就是人生意义的基础。至于每个人的人生具体追求什么,具体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获得好的体验,那是另一个问题。关于这种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的价值观很容易遭到各种各样的误解。我在写作的时候觉得最难说清楚的就是这一章,不过我还是自信这些想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能够表达出来的。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一点一滴的体验。所有更具体的价值观都必须来自这个基础。

(写完没有通读过,或许有误)
(或许未完待续)

乱伦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和惩罚吗?

下文原为 唐逍 在知乎问题 谴责和惩罚乱伦的道德基础在什么地方? 下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05251/answer/15317520

这个问题我思考过。简单写一下思路和结论。我在伦理学、道德分析上有自己的标准,我不会简单地使用善恶这种模棱两可又大量渗入个人好恶的概念,也不会直截了当地说这是道德上错的、道德上对的,更多的还是具体的分析。

牛顿「发现」还是「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下文原为 唐逍 在知乎问题 牛顿「发现」还是「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下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66696/answer/13520024

这次要写加长版答案了。

这个问题我蛮多年前就想过。我觉得说牛顿「发现」了「定律」是不合适的,这涉及到我们对科学理论、定律的看法。

什么叫「发现」

我认为比较标准的用法有这些: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发现新大陆;我发现他们两个人好像有过节……总结来说,我认为「发现」这个词有两个很关键的意思,第一是「某个东西、某个事件本来就在那里、本来就存在」,第二个是「被我知道了」。那个很好玩的地方、新大陆都是本来就在那儿的,只不过有一天被我知道了;那两个人有过节是原本就有的,跟我知不知道并没有关系。

再回头来看牛顿定律(无论是三大运动定律还是万有引力定律)。当我们说牛顿发现了这些定律的时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定律原本就存在着。我想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印象,这些定律原本就存在,是所谓的「客观自然规律」,只不过被牛顿发现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什么是「定律」?就拿万有引力定律来说,是 (1) 那个含有物理量的数学公式,还是 (2) 这个表述「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与质点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还是 (3) 泛泛地说物体和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这个现象?

如果说定律就是数学公式。那这个数学公式难道是「本来就在那儿的」?如果这样想的话,大概就要说世界的运动规律是上帝用数学设计的了。这的确是一种哲学上的观点,但是这能得到证明吗?拿大陆教科书上的哲学来说,当然不承认神,那就只有说物质的运动规律从根本上说就是某种数学关系,但这只能是一种「独断」,没有确证。

再说第二种,其实跟前一点是一样的,只不过在这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问「质点」是什么?质点是一个数理上的设定,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只存在于我们计算的时候,还是说质点是本来就在那儿的东西?同样的问题可以问质量和距离,只不过质点更明显一些。它们都只是一些设定和观测量,不应赋予更多的实在。

第三种,如果你说牛顿发现的是万物相互吸引这个现象,发现某个现象(相当于第一次观察到某个现象)我觉得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是牛顿发现的吗?扔个东西会掉到地上这个现象需要牛顿去发现吗?牛顿发现的到底是什么?显然不是这个泛泛而谈的万物吸引的现象。并且前人已经对这些现象做出过解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东西会往地上掉,而火苗和空气会趋向天空,还解释了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天体是怎么运行的这些现象。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认为火与气的「天然趋向」是向上的,水与土的「天然趋向」是向下的,这显然就是在解释这些现象。而牛顿力学要解释的也包括了这些内容(我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你不能说这些现象是牛顿发现的。

至此,我想我已经说明了说「发现定律」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你把定律理解成数学形式还是某个关于物理量关系的叙述,它都不是单纯地发现,也不是本来就在那儿的东西,而是人们创造出来的、设定出来的。至于说「发现了(观测到了)某某现象」则并不是牛顿的功劳,这些现象是大家本来都知道的。

那么牛顿到底干了什么?「发明」了定律?这就要再来看什么叫「发明」

发明电灯泡叫发明,发明了某种技术叫发明,这两个应该没有争议。也就是说发明的对象是「从前没有的」某个东西或者某种技术、方法。还有一点很关键,这是一个语感的问题,就是说到「发明」的时候我们似乎一般是说「技术」而不是「理论」。这是我认为说「发明定律」不合适的地方,因为似乎我们并不会说发明了某个理论。

但是说发明定律、发明理论表达了一个正确的意思:这个定律、这个理论从前并不存在,它是个人造的新东西。你可以说提出一个定律、提出一个科学理论和发明电灯泡不一样,因为这个定律和理论必须符合我们的观察,还能够做很好的预测。但是发明电灯泡其实也不是凭空想象就能弄出来的,事实上还是符合了、利用了那些自然原有的机制才弄出来的,而并不因为它符合了、利用了自然原有的机制我们就不说这是个「发明」了。(并且,我们从来不说作家「发明」了一个故事,也不说我在梦里「发明」了某个虚构的事物。似乎只有与现实相联系的东西我们才会认为是「发明」。)

这之中的微妙差异可能还可以细究,但总结说来我只是认为从语感上说「发明定律」很奇怪,要真去深究做出一个科学理论和做出一个电灯泡有什么根本区别我觉得至少不像人们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对科学理论、对物理定律的理解,这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否则就像这里有的回答者说的那样,纠结发明还是发现没有意义。

我认为我们的基础教育给学生们的印象就是:自然规律是本来就在那儿的东西,科学家会一步一步发现它们

我觉得这是个很糟糕的想法,并且似乎造成了不是我们主动去探索自然,主动去做科学研究,而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前人、科学家已经「发现」的所谓「科学真理」。说这些科学理论、定律是被「发现」的最大的坏处就是认为他们就是所谓的「客观事实」「客观规律」也即是将它们直接视为「真理本身」。这就僵化了人们的头脑,我们就只会背公式、背真理而不会想到自己去创造新的东西,打开新的思路。

对科学理论和物理定律的理解必须是开放的,只有在这种开放的理解下才不会扼杀创造力和独立思考。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我们头脑中的模型、手头的工具,它们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还可以用来预测怎样的条件下会发生怎样的现象,也就是预测未来会观察到什么。但我们并没有理由说理论本身、公式本身就是宇宙的终极真理、终极奥秘,我们现在接受的理论只是至此我们认为比较好用的模型。如果有另一个模型也可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也能预测同样多的东西,那么这两个没有好坏之别的模型就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至少现阶段没有。牛顿的物理体系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倒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的构造是错的,而是因为牛顿的构造更简单,并且能够更精确、更定量地解释各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事件。

说到这些又是很复杂的问题了,就不细写了。暂时写到这里吧。

写得比较快,可能细节上有些错误。

大多数人都这样做,所以你不这样做就是错的 ?

下文原为 唐逍 在知乎问题 怎样举例反驳「大多数人都这样做,所以你不这样做就是错的」  下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31560/answer/14418752

这个「用大多数人强暴个体」的做法一直是我痛恨的。说白了,个人选择与大多数人如何选择无关,只要不伤害到其他人,我干什么与别人干什么、大多数人干什么没有任何对错方面的联系。这就是完整的理由:个体优先,而不是大多数人优先。

只不过提问者是想问更直观的例子。这个其实很多了。